還有件事令段祺瑞更是驚愕。現任天津代理市長唐貴,一個8年前跟著何銳離開天津的窮人家小子,今年不過25、6歲。掌握了天津之后,召開天津工商業代表的會議。
根據參加會議的工廠主們所說,唐貴竟然精通經濟。唐貴在會議上并沒有威逼利誘,而是非常內行的與工廠主們就產品供銷進行了討論。
天津工業水平在北方曾經是第一,尤其是有深厚的工業基礎。工廠主們搞生產需要原材料,產品也需要銷售。唐貴表示,新政府手里有原材料,也會購買他們所需的產品。在這樣的基礎上尋求與工廠主們的合作。
密碼伍陸彡74彡陸7伍
這些年東北政府在天津的風評并不差。接到邀請后親自去參加會議的工廠主中,有一半人是做好了被訛一筆的打算。另外一半雖然覺得新政府大概不會立刻做,卻也做好了準備。
會議頭10分鐘,工廠主們是發蒙的。到了第20分鐘,與會眾人就變得情緒高漲。唐貴市長在此時向工廠主們介紹了新的天津工商局長與稅務局長,兩位局長介紹了接下來的工作安排,與工廠主們相談甚歡。
之后五天內,天津的新政府以驚人的速度完成基本構架,并且運行起來。
當然,倒霉的人也是存在的。段祺瑞知道何銳手下有許多來自天津的人,沒想到這些人到了天津之后,就開始對天津黑幫與惡徒們展開了剿滅。其下手之精準,速度之迅猛,讓接下來的幾天里,天津報紙刊登著各種大盜、惡匪被抓的消息。
新政府的雷厲風行固然讓段祺瑞驚訝,然而完成這些的人都只是些30上下的青年,并且把天津這么一座大城市有模有樣的運營起來,并沒有出現政權交替時候必然出現的兵荒馬亂。市民雖然也怕,卻都在正常生活。仿佛發生的并非是改朝換代的變化,而是一次簡單的官員任免。何銳竟然有這么多精干的手下,才是令段祺瑞感到驚愕的原因。
政府、銀行、海關、碼頭,還是工廠、運輸、倉儲,或者是電力、自來水,東北政府全都接管了,也全都沒影響正常營運。如果每一個城市都能如此的話,北方被何銳徹底掌握并不需要很久。
有這樣看法的并非只是段祺瑞一人,日本方面在華的情報人員數量最多,觀察的也更透徹。到了11月22日,一份詳細的報告書通過電報傳到日本。政府、海軍、陸軍都開始對此進行了分析。
永田與石原又被請到參謀本部。永田看完了報告之后并不覺得訝異,他看向石原,看到石原頗為疲憊,看著報告書的時候甚至打著哈欠。或許是注意到其他人的眼神,石原爽快的主動說道“抱歉,諸君。我失禮了。這兩天為了編寫教材,我基本沒睡覺。”
在日本,這么說話是很容易會議主持直接攆走的。永田覺得石原應該是不在乎這些報告,才會這么率直的發表觀點。大概是參謀本部長鈴木莊六中將也是這么想的,他并沒有攆走石原,而是問道“石原閣下,根據這份報告,何銳政府的主要力量是放在城市么”
石原搖搖頭,“大城市很重要,但是何銳政府的力量如果只能控制城市,很快就會因為供應緊缺而出現物價飛漲的問題。在我看來,何銳政府的主要力量應該在農村,只要能夠快速恢復農村與城市間的貨物流動,城市就會安定下來。如果做不到,城市就會成為何銳政府的負擔。”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歡迎下載a免費。
聽完這話,與會將校即便談不上肅然起敬,至少都精神一振。哪怕是不懂經濟的將校,也覺得自己對中國的視野在石原闡述下開闊起來。
反倒是參謀本部長鈴木中將,他最初的分析思路中并沒有這樣的思路,被石原提出之后,鈴木中將不知道該說什么了。但鈴木中將并沒有想讓石原出風頭的意思,就轉而詢問永田,“永田閣下的看法呢”
永田本人非常欣賞石原的切入點,卻也不能跟著石原的看法繼續談,便針對軍人們在意的問題做了解答“英國在中國的利益比日本更大,何銳政府的行動必然與英國政府爆發沖突。而且從現階段看,我國租界受損很大。然而要不了多久,何銳的軍隊就會南下抵達長江。那時候勢必與英國爆發沖突。現在最希望日本與何銳政府爆發沖突的會是英國。”
與會將校雖然神色中都是不快,卻也微微點頭。從戰略上看,英國若是與何銳政府爆發全面戰爭,得益的必將是日本,若是能打起來是最好的。即便打不起來,英國在中國的削弱也會讓日本的戰略變得更加主動。
只是何銳政府如同秋風掃落葉般將其所到達的各地租界一掃而空,日本30年來的經營自此蕩然無存,著實令人憋屈。
一位中佐打破了這憋屈的沉默,“石原閣下,按照您方才所說,何銳政府的實力會有快速提升。但是東北政府的土地政策難道不會遭到鄉間的激烈反抗么”
聽到這個話題,將校們都來了精神。石原覺得這是個蠢問題,就答道“永田閣下對這種事情更清楚。”
永田心里面暗罵石原這廝太狡猾,便把球踢了回去,“還是請永田君發表高論。”
石原倒是無所謂。他問那位中佐,“你是否是看了最近的報紙才有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