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樓門口把守的很嚴,只有真正受邀之人才能上來。段祺瑞已經在2樓等著張錫鑾,很快,第1批有分量的賀客上了2樓。張錫鑾1看就愣住了,為首的這幫居然都是外國人。
段祺瑞的管家介紹道“這位是英國駐天津領事館的這是在各國在華總商會的代表這是法國在天津商會代表”
原來各國在天津的外交以及商會代表們得知了消息,雖然他們都沒受到邀請,卻主動前來賀壽。
雖然段祺瑞的能力與新政府相比不好評價,不過在老北洋中的個人操守尚可,他發邀請函的時候已經說明,個人空手而來,卻不會讓大家在壽宴上空手見張錫鑾。客人們到了這里,這里已經準備好了紙筆,大家寫個賀壽的條幅。從禮數來說毫無問題
對那種書法拿不出手的,這邊也準備好了數種已經寫好的賀壽條幅,這些人選1副,簽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也很體面。
便是這幫外國人,也同樣的對待。他們送上了賀卡,以及書信,向張錫鑾表達了慶賀后,便下去了。
第2波上來3十幾個,都是3十來歲,4十出頭。那些年過4十5歲的舊北洋中人即便不怎么明白事理,也知道以自己的年紀沒什么好折騰,倒也不再掙扎。眾人向張錫鑾祝壽后,張錫鑾笑道“呵呵,諸位老弟,沒想到我過個生日,竟然有這么多洋人前來。這全靠國家昌盛。”
眾人聽到這話,紛紛賠笑,卻不敢亂說話。眾人里頭總是有比較灑脫的,便說道“張公,新政府1掃國恥,華夏再不受外國欺凌。我等雖然愚鈍,也是見識過之前的局面。國家若是不強,舉國上下皆受欺凌。我等愿意為國效力,卻也不敢想圖個官職。只是想請張公給指條明路。”
張錫鑾聽到這里,神色認真起來,“諸位老弟的心思,愚兄也能猜得12。我想起了舊事,何老弟從段老弟這邊接了差事,到東北是1915年。明天就是1924年,轉眼間就要過去9年了。”
眾人都覺得何銳這些年躥升的速度令人驚嘆,聽張錫鑾這么講,有人便奉承道“何主席天縱之才,區區9年便有今日局面。我等著實不如。”
不過更多人卻沒說話,只是心中感嘆而已。張錫鑾搖搖頭,轉頭問段祺瑞,“段老弟,何老弟明年34歲。從他考入山東軍事小學堂,卻是幾歲”
北洋軍校制度歷經改動,其中變化很大。整體來說,遵從了6軍小學堂,6軍中學堂,之后辦起了保定6軍軍官學校,6軍大學。
至于何銳,當年是6軍小學堂畢業后去6軍中學堂就讀。因為學業優秀,在6軍中學堂就讀期間就被選拔前去日本留學,就讀日本士官學校。從1907年到1915年,在日本留學8年。反過來推算,何銳光是在各個軍校讀書的時間就得有14年。
段祺瑞答道“何老弟入6軍小學堂就讀之時,最多11歲。”
張錫鑾轉向在座眾人,“諸位老弟,何老弟在家鄉定然讀過私塾。從蒙學開始到他從日本6軍大學畢業,最少讀了20年書。加上過去9年,何老弟走到今日,花費了整整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