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程若凡聽鐘義府講述了到現在的戰報,就問道:“你覺得英國佬從日軍那里學到了多少”
“日軍應該會把他們所知的告訴給英國佬。不過主席和咱們推演過,想對付步兵班排戰術,要么使用同樣的戰術,要么采用遠超我軍的火力,邊打邊撤,始終吊住我軍,讓我軍持續發動進攻。英軍的表現完全看不出他們采取了任何一種應對手段。”
鐘義府說完,又覺得這些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這幾天還在考慮是否要將英隊從緬甸徹底打跑。雖然英隊理論上的確有登陸的可能,但是適合大規模兩棲作戰的登陸場就那么幾個,只要準備走的預備隊,并不用擔心英軍真的能靠登陸戰取勝。rg
最重要的,英軍各種部隊加到一起,以現在收集到的情報來看,也沒有反攻緬甸的能力。
將這些講給程若凡,鐘義府就等著老同學說說他的看法。最初程若凡并沒有做任何回答,直到鐘義府不快的跟了一句,“你別說總參謀部沒有對這些可能性做出全面評估。”
程若凡不想讓鐘義府瞎想,只能答道:“總參謀部的確做了全面評估,不過最近總參謀部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如何給英軍持續打擊,盡量增加英軍的傷亡。”
鐘義府神色冷峻,“我反對。難道總參謀部這是想快速完成主席的任務么”
“這種考慮也沒什么問題,我們都相信主席所說的,英國戰死50萬人,就不可能繼續打下去。要是能早點完成,戰爭也能盡早結束。”
聽程若凡回答的很率直,鐘義府也說出了自己的判斷,“我們最初考慮的戰爭要進行兩年,現在還不到一年。而且總參謀部最近應該把澳新軍團以及亞洲國際法庭對英國民眾的影響考慮在內吧”
“這是近期最大變數,如果沒有這部分內容,總參謀部早就做出決定了。”程若凡承認了變數所在。
塔讀更多優質免費,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鐘義府也覺得這是最大變數,便答道:“我覺得還是應該堅持之前的戰略,我們現在和英國打仗是戰爭,打仗就按照打仗的規矩來做,為何要這么瞻前顧后。”
程若凡忍不住和老同學辯論起來,“我作為軍人,本不想過多考慮政治仗。不過我們都是中央委員,主席對戰略的看法是我們要執行的目標。太早把英國打出下緬甸,對我們未必有利。而且從政治上看,英國會承認我們是一個兩洋國家么”
鐘義府答道:“我們在未來好多年才會成為兩洋國家。”
“即便需要20年,也會非常快。義府,咱們都
30多歲了,15個20歲。我現在回想我記事開始后的20年,覺得過的飛快。我可以告訴你一件事,我們已經開始嘗試建造4000噸的民用船只。江南造船廠的工程師們都已經回到工作崗位,他們以及向工業局了新的計劃,以美國那幾艘萬噸輪為基礎,建造我們的萬噸輪。”退出轉碼頁面,請下載a愛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