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同志提交的報告中,莫里循覺得中蘇的經貿談判一到關乎具體細節的部分,氣氛很容易就蘇維埃起來。對此,莫里循也沒辦法。民國政府的經濟政策是以培養中國社會消費能力為核心,在價格中必須考慮到生產要素計價。
蘇聯有自己的一套經濟思維,由于不存在自由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影響,導致中蘇雙方思維差距非常大。但這些分歧并沒有阻止雙方貿易不斷提升,畢竟中蘇貿易對雙方經濟的影響都相當正面。現在已經形成了4月,10月,每半年一次的定期會議。
按照習慣,莫里循與蘇聯商貿委員交換了貿易清單。所謂清單可不是幾頁紙,而是厚厚的幾冊內容。這些自然有負責這些工作的同志對談,莫里循與蘇聯商貿委員古拉耶夫到了旁邊的小房間里喝茶聊天。
茶是做成了茶餅的大吉嶺紅茶,看著對方很享受的模樣,莫里循問道“古拉耶夫同志,不知貴國對于我國提出的在中亞擴大棉花生產的建議有什么看法”
與做成茶餅的安化黑茶相比,大吉嶺紅茶無疑更加美味。古拉耶夫委員并沒有立刻回答關于中亞棉花的問題,而是喝了一整杯后,問道“不知這種茶葉可否在貿易清單上”
“當然在。”莫里循爽快的答道。解放了阿薩姆邦后,當然要給當地的茶農找到銷路。與中國上等紅茶相比,阿薩姆紅茶有一定差距。但是阿薩姆的大吉嶺紅茶也有自己的好處,那就是品質均勻,產量夠大。蘇聯人口過億,對中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市場。大吉嶺紅茶自然列入了商品清單。
古拉耶夫聽到這個回答,覺得此次至少有了錦上添花的新成果,也開心不少。從蘇聯建國開始,就面對相當惡劣的戰略姿態。除了南方的土耳其為了發展其國內的經濟而沒有明目張膽的對蘇聯表達軍事威脅之外,東歐,北歐地區的國家都對蘇聯表達了足夠的惡意。
為了團結蘇聯人民,必須讓蘇聯人民感受到社會主義優越性。即便蘇聯國內生活水平不如西歐,不過蘇聯也沒有直接與西歐接壤。只要讓蘇聯人民感覺現在的生活比沙俄時代好,而且一年比一年更好,就足以鼓舞起蘇聯人民建設國家的信心。
此時,與蘇聯逐漸深化了互信關系的中國,意外的在輕工業品上了很好的幫助。在列寧同志在世的時候,中蘇貿易就是由斯大林同志負責。斯大林同志的戰略判斷得到了很多人的高度評價。
“我們增加了今年的棉花種植面積。至于產量,就要看今年的成果。”古拉耶夫給了莫里循一個明確的回答。
蘇聯人在很多事情上的確糙的很,莫里循覺得以這個回答來看,大概是不用指望蘇聯出口到中國的棉花會有什么飛躍性增長。
既然如此,就要進行下一個方向性的問題,“古拉耶夫同志,我們希望能夠加大中蘇在工業領域的合作。這種合作可以更多的體現在機械零件的貿易上。”
古拉耶夫不由得坐直了腰桿,這是他之前沒想到的。蘇聯在1922年正式建國,何銳統一中國是在1923年。今年不過是1926年,雙方的貿易到現在為止基本上是蘇聯的礦產資源,換中國的輕工業品,以及溫帶與亞熱帶特產。聽莫里循提到了工業品貿易,這雖然很好,卻也是蘇聯現階段沒有真正考慮過的領域。
腦海里想象著斯大林同志可能對這個建議評價,古拉耶夫最終決定進行討論,“莫里循同志,你認為有哪些工業領域可以合作。”
得到了正面回應,莫里循信心增加了一些,“我認為所有工業領域都可以進行合作。包括成套與不成套技術設備制造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