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中英一旦和平后的結果,山本心中就如貓抓般難受,“石原君,假如中英和談,帝國又該向哪里去”
石原對未來早有了定論,回答的時候語氣淡然,“1921年,日本每年向中國出售11億日元的商品。現在中日貿易完全停頓。英日再次締結同盟,英國向帝國開放了一部分東南亞市場,軍需品也從帝國本土采購,就我所知,一年增加的貿易量最多1億日元。對帝國不過是杯水車薪。帝國如果還想有未來,就一定要找出新的市場不可如果市場規模太小,帝國就沒有發展下去的機會。若是帝國30年不能發展呵呵”
冷笑之后,石原又端起茶杯喝起了綠茶。兩年前,石原得到這樣結論后,兩個月幾乎寢食難安。現在看到何銳的戰略正在一步步走向實現,石原反倒心平氣和。
山本被日本徹底沉淪的未來藍圖刺激的站起身來,但山本也是個明白人。只是沒學過從經濟角度看問題,在司令部內來回走了幾圈,卻找不到破局的可能。作為海軍將領,山本很清楚日本的市場就那么幾個,中國、蘇聯、東南亞、美國。
美國工業強悍,對日本商品需求很低。東南亞是同樣強大的工業國英國的禁臠,怎么可能讓日本商品隨意銷售。蘇聯遠東地區人口稀少,而且蘇聯與日本之間的關系非常差,其貿易量微乎其微。
首發塔讀
中國土地廣袤,資源豐富,人口眾多。中日兩國距離近,貿易成本低,中國市場本該是日本真正的仰仗。
有些頹然的坐回到椅子上,山本無奈的說道“中國有句話,叫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帝國在伊藤公后的那些執政若是能與中國維護關系,而不是咄咄逼人的只顧眼前的蠅頭小利,怎么可能有今日的困局。”
石原聽過太多次這種感慨。那些日本未來社的成員們,只真正懂了何學的基礎,也就是政治經濟學基礎后,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慨。而石原每次都會告訴這些貌似搞明白的同志,“這不可能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日本絕不會放棄在華特權帶來的超額利潤。”
對于山本五十六,石原懶得費這番口舌。因為海軍屬于一個技術兵種,官兵待遇比陸軍高很多。所以日本未來社在海軍中的發展就不那么順利。
山本卻沒想這么多,他心亂如麻的思考一陣,無奈的問道“石原君,你認為天皇陛下應該知道最近帝國民間關于建設日本國內市場的呼吁吧”
“你我都知道了,天皇陛下怎么可能不知道。”石原冷冷的答道。雖然神色看著冷淡,其實此事本就是石原與一些人推動的。米騷動不是革命,米騷動對日本社會進步的推動,源自米騷動之后的日本工農聯合起來進行的斗爭。
日本未來社推動的是日本民眾的覺醒,日本民眾只有認識到日本的出路在哪里,才能向著那條道路前進
“石原君”山本已經無法壓制他內心的慌亂,“我認為會有人阻止此事。你覺得呢”
石原希望山本能夠盡早清醒過來,所以說的非常直白,“山本君。即便天皇陛下愿意推動日本國內市場的建設,天皇陛下能夠推動么”
山本當然知道無法推動,在日本搞土改,即便是贖買式土改,也不可能被日本上層接受。想到這里,山本恨恨的說道“那些國家的蛀蟲”,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