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斷章取義,讓一篇報告的本意南轅北轍的事情并不難。但永田看到的是,報紙非常嚴肅認真的把平豐盛教授的報告基本講述的非常清楚。平豐盛教授認為,中國土改的確是由中國政府提出并推行的政策。這個政策的核心并非為了施恩,而是針對事實上破產的中國農村進行一場資產重組。
這種資產重組的目的是重建農村經濟秩序,通過土地平均分配的方式,讓四億多中國農民重新擁有自己養活自己的能力,進而催生出內部的消費市場。
正因為這是一個資產重組,在資產重組中利益受損的那批人就會反對。中國政府派遣軍隊到每一個縣,就是為了鎮壓反叛,威懾還沒有起來反抗的利益受損者。
有了前面對平豐盛教授的吹噓,后面這些部分就顯得非常有說服力。被冠以日本之光,大和文化之魂的平豐盛教授所寫的報告,自然顯得非常有說服力。而且永田鐵山中將本就覺得平豐盛教授的報告有著極高水準。
首發塔讀
看完了國內報紙,永田發現大部分日本報紙,不管是左翼、右翼、中間立場,大部分都在支持平豐盛教授。反對者雖然不少,卻只能用思想危險,有顛覆國體的可能,國將不國,忍耐是大和民族傳統美德之類的話表達他們的態度。
永田放下報紙,國內的局面之動蕩超出他的想象。閉上眼思考片刻,永田把自己回國后要做什么的順序再理了一遍。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卻是不得不做的選擇。永田自己已經有了絕無,只能期待國內那些人有著同樣的覺悟。
沉重的心情必須得到舒緩,永田睜開眼,尋找起關于亞洲國際法庭的新聞。這注定是充滿了娛樂性的新聞。即便屠殺平民的暴行殘酷而且沉重,以永田對何銳的了解,何銳必然會讓審判有強烈的效果。
果然,最近的報道中,中國報紙刊發了澳新軍團辯護律師的開場白,任何戰爭都會出現連帶傷害,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為戰爭本就是一場悲劇。我們以中國的戰爭為例,2000年前,中國的秦王國與趙王國進行了一場著名長平戰役,后來建立了秦帝國的秦王國,在戰爭后屠殺了40萬被俘的趙王隊。
中國清帝國在與明帝國的戰爭過程中,進行了無數場大屠殺,最著名的包括揚州十日,屠殺了80萬人。嘉定三屠,屠殺的數量也超過了6萬。之后的廣州屠殺,同樣有數萬人被屠殺。
到了1852年后,延續十年的太平天國內戰,中國的信仰上帝的教徒軍與滿清帝爆發了激烈的戰爭。互相之間進行了大量屠殺。導致當時中國死亡了一億人口。一億人口,是6萬人的1600倍。
戰爭就是悲劇,一場必然出現連帶傷害的悲劇。這是人類的原罪,使每一個人都要背負的原罪。我們同情死者,我們更要同情生者。對于死者而言,悲劇已經結束了。對于生者而言,悲劇才剛開始
永田覺得這名為澳新軍團辯護的律師頗有水平,他清晰的抓住了論屠殺,大家都一樣,誰也別說誰更高尚的核心要點。既然中國要組建國際法庭,英國就說一說中國的屠殺史。由于中國豐富的史料,屠殺數字真的是觸目驚心。雖然這對于此次審判沒什么用,至少在媒體上可以把中國塑造成一個屠殺之國的形象。
看著這些文字,永田甚至能夠想象到那位律師在法庭上悲天憫人,義正詞嚴又帶著謙卑的居住。帶著輕松的心情,永田繼續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