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月4日,最后一批日本派遣軍登上運輸艦開始返回國內。英國方面送別儀式很嚴肅,卻又非常簡潔。碼頭上來了英國駐印軍隊的司令部全體人員,以及一支儀仗隊。卻沒有派遣英軍前來列隊送別。
塔讀,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禮炮倒是響了足夠多的數量,船只啟動的時候,英國司令部人員在碼頭上向岡村寧次敬禮。看著那為數不多的英人身影在視野中逐漸變小,岡村嘆息一聲。他知道戰爭結束了,并且是以英日聯軍的失敗而結束。
在船舷旁邊站了好久,岡村心情沉重。卻聽到背后的船艙里的日軍官兵歡喜的哼唱著家鄉的小曲,聊著回國后的度假。岡村想到能與家人團聚,心中生出一股思鄉之情。但是想到回國后,就要面對日漸衰敗的局勢,卻又沒辦法真的高興起來。
根據國內的消息,日本稅收已經嚴重不足。國會高票通過了削減軍費的提案,削減力度非常大。通過的提案中,軍費削減高達15億日元。而日本軍費總數也不過6億。
據說最初的提案里,國會眾議院要求削減一半軍費,也就是3億日元。全靠了國會眾議院里與軍隊關系緊密的議員們不分黨派的一起投了反對票,才把削減一半的提案擋下來。
但削減四分之一的軍費也不是日軍能夠接受的額度,這意味著至少要有四分之一的官兵需要退役。
左思右想都找不出解決的辦法,岡村郁悶的回到自己的艙室,躺倒在床鋪上。焦慮的心情并沒有得到解決,岡村完全看不到日本經濟的衰退盡頭。經濟只會越來越差,如果貴族院今年通過了眾議院的提案,那么明年的眾議院會不會提出相同的提案呢
想到這里,岡村從鋪位上翻身坐起。就見旁邊的桌上放了一摞報紙,應該是勤務兵聽從岡村的命令,從碼頭買來的。岡村隨便拿起最上面的一份,讀了起來。
本來是想靠讀報轉移注意力,沒想到看了片刻,岡村真的讀了進去。報紙上頭條消息,中國政府宣布,鑒于美國政府的野蠻屬性,基于民國國會廣東省議員陳炯明聯合廣東議員提出的關于執行有關美國人條約諸規定的通過提案,制定如下法律。
所有在華美國人都要佩戴明顯能夠證明其身份的標志,并且在于中國人進行接觸的時候,率先表明其為美國人的身份。
美國人要定期到中國自費接受包括傳染病在內的身體檢查,以確保美國人不會成為疫情以及病菌的擴散者。
塔讀,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美國人在華不得從事一系列規定的工作。
中國不接受美國人加入中國國籍的申請。
在英屬印度吉大港買到的當然是英國報紙,英國評論員有些幸災樂禍的表示,中國開始對美國的排華法案進行反擊。
岡村看完這篇新聞,眉頭皺起,卻很快強行舒展開來。他躺回到床鋪上,考慮起到底發生了什么。
提案的議員名叫陳炯明,岡村記得陳炯明是廣東督軍,在何銳南下之前,抓捕了所有經過湖南江西南逃的各國租界里的人員,并且將這些人都交給了何銳政府。這部分被抓獲的人中,凡是犯下罪行的經過何銳政府的法院審判后,都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