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中國已經與英法等國簽署了協議,要確保西太平洋地區的穩定。在獲得其他國家支持前,我們不能強行改變日本的領土范圍。你們現在發動起義,只是徒耗力量。”
金九在上海待了不少年頭,而朝鮮流亡政府開在曾經的法租界,也無數次與英法美等國家聯系,對于國際政治關系并非全然沒有了解。此時也知道必須說實話,便解釋起來。
此次起義并非蓄謀已久,而是被迫無奈。日本戰敗后,經濟衰落,便加強了對朝鮮等殖民地區的壓榨掠奪。尤其是在原材料方面,加大了在朝鮮北部礦山的開采力度。
日本原本就窮困,工資低,給朝鮮勞工的工資只可能比日本的最低工資更低。現在日本又處于經濟危機之中,更給不起工資,便把朝鮮人騙進礦山當礦奴。朝鮮本地人很快就發現事情不對,再沒人受騙,日本在朝鮮的礦山主就開始抓人。
這下朝鮮人受不了,加上賦稅比之前重了太多,北方一些礦區就要發動起義。從中國回去的那些朝鮮人并非是去煽動,而是回國參加指揮起義。
韓立夏又問了幾個問題,這才起身告辭,臨走之時又交代金九稍安勿躁。回到辦公地,其他幾名工作人員也回來了,大家匯總一下,得到的消息都差不多。韓立夏嘆息道:“朝鮮人民真苦啊。”
其他同志也有相同的感嘆。而韓立夏卻繼續說道:“我們的工作是調查清楚此事,并且安撫住這些朝鮮人,不要讓他們鬧事。大家覺得能撐住多久”
同志們交談幾句,覺得兩三個月應該差不多。然而一位同志問道:“我們能管住在中國的朝鮮人,卻管不住在朝鮮的朝鮮人。日本壓迫的這么激烈,只怕這次會是一場席卷整個朝鮮的起義。那時候該怎么辦”
韓立夏當即答道:“我認為只靠起義,鮮人民靠無法推翻日本在朝鮮統治。大多數中國人民支持北洋政府對抗日本,但是北洋政府成功了么若是朝鮮沒有能力組建一個類似東北政府的穩定后方,也沒有統一的綱領與組織,即便日本已經虛弱,也沒有勝利的可能。更何況,當年北洋政府雖然沒有幫我們,也沒有背后拆臺。在朝鮮可是有大量支持日本的朝鮮本地人,而日本人看到局面不對,也不會一味的采取高壓政策,在不少地方也會進行緩和。分化瓦解下,朝鮮起義者們支撐不住多久。”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a,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a。
這話說得雖然對,卻也太冷酷,以至于屋內的氣氛壓抑起來。韓立夏看同志們情緒低落,只能給大家找到一些輕松的理由,“如果日本國內此時分裂了,局面倒是可能會有所改變。大家就期待日本出事吧。”
這話雖然也是一種樂觀的假設,但是韓立夏本人卻只是單純的為了讓同志們感覺心情好些。而不是真的認為日本會出事。
然而此時的日本,的確因為朝鮮的事情發生了一點變化。參謀本部次長永田被現任參謀本部長金谷范三請去,金谷范三說道:“現在朝鮮出了些事情,上頭想讓石原出任駐朝鮮軍司令。”
永田聽到這話,想都沒想,當即表示,“不可”
金谷范三雖然比永田大了11歲,卻是22年才晉升中將,只比永田早了一年。而且金谷范三雖然不能說在陸軍中毫無作為,但是與永田的軍功完全沒辦法比。現在出任參謀本部長,完全是按資排輩。所以面對永田的反對,金谷范三也沒辦法靠資歷壓迫永田同意。便問道:“永田君為何反對”
永田坦然答道:“因為這么做本就不對。朝鮮鬧事看似聲勢不小,現在的駐朝鮮軍很快就能解決。若是覺得石原君危害皇國,那就把他抓起來明正典刑。用這等掩耳盜鈴的手段,只會激發變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