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市長韓海濤看著自己的手指,手指修長,十分靈活,并沒有什么繭子。但翻過來,手背上的皮膚已經有些松弛,已經不再是十幾年前小茶館韓老板光滑的皮膚。
感受到自己已經老了,五十多歲的韓海濤心中兩股沖動在交織碰撞。北平是一個大城市,雖然韓海濤還能完成工作,但是心氣精力已經真的沒有十幾年前那么強。到底是繼續用盡自己的氣力繼續工作,或者是就這樣退居二線,承擔一些國會或者政協的工作。韓海濤覺得兩者都給他很大的吸引力。
能否繼續干下去,同時不那么費事。這樣的念頭也不時冒出,但是韓海濤知道這不可能。現在的政府里面不缺乏年輕氣盛,勇氣十足的年輕干部,他們可不會安于現狀,都想著施展才華。
此時,門一開,何銳走了進來。韓海濤立刻站起身,向著自己追隨了十幾年的領袖問候。何銳與以前一樣直入主題,“韓市長,組織上對你在政治方面的能力評價很高,所以想了解一下你對于上緬甸地區的工作怎么看。”
塔讀a,免費網站
韓海濤愣了愣,就思索起上緬甸地區的特點。作為北方人,韓海濤不是很喜歡南方的氣候,尤其是緬甸這樣的熱帶地區氣候。但是這么多部隊復原,很多北方官兵在緬甸打過仗,也沒出什么問題。韓海濤已經不再將上緬甸視為一個瘴氣盛行的恐怖地區。
思考片刻,韓海濤答道“上緬甸地區作為中國現在可以全力建設的熱帶農產品供應地,很重要。上緬甸地區的社會環境,能否支持這個地區的農業完全產業化”
何銳更清晰的進行了描述,“上緬甸3400萬本地人口轉向工業化農業,可以做到。現在必須確定,10年后,上緬甸獨立,那時候緬甸的社會制度可否能夠進入工業化模式。”
韓海濤又思索一陣,笑道“這不就是東北建設么”
“東北建設,是為了全國基礎。上緬甸與阿薩姆地區的建設,是向南亞以及東南亞地區一個樣板。老韓,我們會在邊境地區建設很多革命學習營地。那些東南亞、印度、下緬甸的革命者們會到這里學習未來國家建設。就如當年大量革命青年到東北來一樣。而且,我覺得這些地區的號召力會超過東北。”
韓海濤回想著他從四平開始的工作,全國歌名青年大量進入東北,是在東北與日本的戰爭爆發后。在爆發之前,到東北的大多數是北方地區的災民與窮苦人。在中英戰爭結束后,到中國來的留學生數量暴增。作為北平市長,韓海濤發現北平街頭的外國青年數量多了起來。
何銳補充道“我估計國內在這幾年內會有3500萬人口移民上緬甸,成為工業化農場的第一批力量。如何協調兩者關系,就很考慮政治能力。”
韓海濤對何銳的政治安排還是有些不解,“緬甸300萬人口,我們完全吃下,不是做不到。”不過說完,韓海濤還是認為何銳的思路并非沒有道理,“不過榜樣的力量很大,若是我們一口吃下緬甸,會讓殖民地人民擔心我們。”
“現在的關鍵就在于,如何消除緬甸地區的封建割據思想。我們不會去控制緬甸的內政外交,但是我們要求緬甸能夠按照共同價值觀來發展緬甸國內經濟,提升緬甸人民的生活。把緬甸人民拉到一個更文明的時代。”
韓海濤不經意間已經開始搓著雙手,有點摩拳擦掌的意思,“如果這樣,我們的同志必須精挑細亂。”
何銳看韓海濤有了精神,就笑道“呵呵,我已經有了一個副手的人選,非常年輕”
“好好好”韓海濤連聲贊道,他對于何銳選出來的年輕干部非常有信心。
兩人又談了一陣,韓海濤覺得思路已經打開,能夠將未來的900萬人的上緬甸地區的經濟工作覆蓋在內。心情輕松下,忍不住開了個玩笑,“何主席,你到四平前,我不過是個混口飯吃小茶館老板。沒想到十幾年后,大概在封疆大吏的職位上退休。何主席,我不僅能給國家做些事,還能給外國人民做點事,這輩子沒白托生。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