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義府很想直接問,卻沒有問出口。如果這么做,就等于讓何銳幫著鐘義府作弊么鐘義府可以接受自己的錯誤,卻不會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解決他的問題。
最后,鐘義府起身說道“主席,請讓我再回去想想。”
何銳讓鐘義府先回去,胡秀山很快在秘書的帶領下進來。何銳先將鐘義府的思路講給胡秀山,這才問道“秀山,你怎么看”
講述過程中,何銳一直注視著胡秀山,就見胡秀山的目光愈發明亮,應該是心有所感。聽了何銳的提問,胡秀山沉思片刻才開口,“主席,我認為鐘司令的看法完全正確。但是我不會以這樣的思路去構建戰略。”
“你怎么想”
“我想請教主席,贏得下一次戰爭的要點可否是工業產能、技術水平、工業人口”
“你為什么會這么想”何銳笑道。
“因為主席談及過下一次戰爭的形態,以及下下一次戰爭的形態。我考慮很久,才確定這三條是贏得下一次戰爭的基礎。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戰爭目的是為了快速推進中國的工業化水平,這不僅需要完成中國國內的工業化,還需要構建一個能夠讓中國全面工業化的世界環境。在建設未來世界秩序的時候,必須采用更先進的文明,而不是基于歐美當下文明水平的那套秩序。所以,我認為中國的戰略應該是解放亞非兩大洲受壓迫的人民,將他們帶入一個工業化新時代。基于這樣的戰略,我們的敵人就是所有殖民主義。
鐘司令對于歐美未來的判斷非常精準,我們可以利用歐洲的矛盾,降低我們實現戰略目標的難度。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到,當我們的戰略推進到一定程度之后,會遭到包括美國在內的一眾歐美國家的聯合進攻。”
何銳終于放下心來。鐘義府的戰略考慮非常出色,唯一問題就在于鐘義府的思考還是進入了爭霸模式,用中國的霸權替換歐美的霸權。并非說他的考慮有問題,等中國擊敗歐美之后稱霸世界,當然可以推行中國的世界秩序。
但是這種戰略難度太大,代價也太大。胡秀山的戰略就避免了這些沒必要的戰略代價,被壓迫人民很清楚他們受到了什么樣的壓迫,他們并非沒有反抗,而是一直在反抗。只是沒有正確的革命道路,沒有外部條件,才讓一次次英勇的反抗最終失敗。
如果中國的正確的革命道路,外部條件,殖民主義就會遭受到空前的打擊。在何銳的評估中,這樣有效的反抗至少能夠減少中國30的付出。減少30的負擔,意味著中國得勝利幾率大了兩倍甚至三倍。
何銳并不想玩弄革命,但是何銳是一個戰略家,如果想勝利,就得拿出政治中現實主義的冷酷算計。
胡秀山看著何銳的神色,一時摸不透何銳是否認同這個戰略思路。過了好一陣,就見何銳開口了,“秀山同志,你就是下一任總參謀長。”
胡秀山只覺得一塊大石落回到肚子里,他立刻起身向何銳敬禮,“堅決完成任務”,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