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式為什么要這么叫”原本氣鼓鼓的鄭四郎終于找到了可以轉移思路的事情。一般來說,裝備都是先研究,定型后才取名。何銳上來就給了個59式的型號名稱,怎么都感覺不對頭。
何銳當然不能說這是自己懷舊,便給了個解釋,“59式,5對負重輪,100毫米滑膛炮,390千瓦功率。大家覺得如何”
“這這是怪物么”鄭四郎勉強給出了一個評價。其他軍委同志都懵了,不知道該怎么評價。
何銳搖搖頭,“把這樣的參數評定為怪物,不合適。可以稱其為未來戰場上的王者。用九五之尊來形容,政治上不正確。反過來,59式。而且參數里面有5有9,不也挺好。”
這解釋其實很牽強,但是這驚人的參數下,這個解釋反倒顯得頗具合理性,至少沒人覺得有什么好爭論。
何銳沒開過59式坦克,好歹進過59式坦克的內部,也看過好多設計圖與設計參數。畢竟59式坦克是公認性能非常均衡的坦克,也是中國保有量最大的坦克。更重要的是,新中國1964年就可以批量生產59式坦克,生產技術并不非常高。最多到1934年,民國就可以完全擁有。
59式坦克在未來二十年中有著先進的戰斗力,足以打遍全場。至于以后,隨著國防軍的專業程度提升,就不用何銳去操心了。頂多是反應裝甲這樣的小小技術改進上提一下就行。
講完了59式坦克后,何銳又講述了一下自己對155自行榴彈炮。以及107火箭炮的看法。這些都是未來戰爭中常用的裝備,就如何銳所想,同志們沒有任何意外的感覺。
此次軍委與中央其他同志一樣,本是來度假的。至少要在輕松環境下解決不少事,何銳覺得自己已經解決了這么多事情,再進行下去就會讓同志們壓力太大。便停了下來。
沒想到徐乘風卻追問道“主席,日本知道自己的海軍優勢,他們會不會待價而沽”
“你別小看日本人。正因為他們懂得自己的海軍優勢,只要日本確定自己在戰略上沒有主動能力,他們的待價而沽,就只剩下與賣個好價錢。真以為中國不發展艦船制造業么”
原文來自于塔讀
聽了何銳的解釋,徐乘風長嘆一聲,“唉,主席,我愿意在軍事上與日本交流。”
沒想到徐乘風這么快就想明白了,何銳很是高興,“乘風,只有通過交流,日本才能明白,日本的實力根本無法決定世界局勢。他們認為日本棋手,其實日本只是棋子。”
程若凡聽到這里,忍不住笑道“未來如果有中日聯軍,司令官會是乘風吧”
何銳不等其他同志就這個問題說下去,立刻說道“如果是我來看看,我寧可讓日本方面的人出任聯軍司令。”
徐乘風聽到這里,也表達了認同,“沒錯。既然我們是真正的主導者,反倒沒必要在這些小事上爭風頭。我倒是覺得日本只要不瘋不傻,他們應該不會非得出風頭。真以為聯軍司令就可以德不配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