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眾議長的家,家里的孩子們已經在客廳里等候。眾議長向胡佛介紹了他的孩子們,胡佛用他肉乎乎的手與這些年輕人一一握手。眾議長打發走了孩子們,正想與胡佛開聊,眾議長夫人已經走進客廳,“馬上就要開飯了,我不許你們在吃飯的時間聊政治。”
聽到老婆的話,眾議長笑道“好吧,克拉麗絲,你是家里的主人。”
胡佛早就聽說眾議長夫婦伉儷情深,此時見識了一下,也有些感慨。于是,一大家人圍坐在餐桌邊,眾議長夫人讓長女領頭念誦感恩祈禱文,一眾人都雙手交叉,放在胸前,閉上眼睛,聽著眾議長的長女念道“窮人將得食,且獲飽沃,尋求上主的人將贊美他他們的心靈將得永生。榮耀歸於父及子及圣靈,從今日到永遠,世世無盡。阿們。”
南方人普遍虔誠,胡佛此時又感受到了一次。在北方,飯前祈禱文基本是簡單的感謝上帝賜予我們食物。實際上飯前祈禱文沒有這么簡單,早餐、午餐、晚餐前各不相同。眾議長長女的祈禱文是標準的晚餐祈禱。
站點塔讀,歡迎下載
等念完祈禱詞,眾人齊聲說道“阿門。”這才開飯。飯桌上,眾議長的兒女們一言不發,只是靜靜的吃飯。好多年在各種上流飯桌上爾虞我詐的胡佛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情緒,那是他小時候跟著父母一起做飯前祈禱時候的感覺。胡佛的父母是虔誠的基督徒,吃飯的時候總是如此。但是胡佛還是個孩子的時候,父母就雙雙病逝。胡佛從此對宗教就有了相當的抵觸。
即便因為幼年喪失雙親的經歷讓胡佛不待見宗教,胡佛卻記得父母對于愛惜食物的堅持,所以在1917年被威爾遜任命為美國糧食總署署長任內,胡佛制制定了一套與以往美國政治相悖的分散化管理理論,即把權力從中央政府到州到縣到個人層層下放,希望人們能自覺節約事物,在胡佛的大力宣傳下,政策取得了不小的成果。
也許是受到父母的影響,胡佛自己并不浪費食物,凡是端上來的飯一定要吃完,這也造就了他胖乎乎的身材。
帶著一種平靜的心情吃完飯,參議長與胡佛終于坐到了面向花園的房屋廊檐下。夜晚看不清花園里的模樣,但是一陣陣飄過來的花香卻證明眾議長夫人花了大量時間在園藝上。在香氣中,眾議長說道“部長先生,您在1917年推動創建聯邦住房分區委員會,真的是非常好的提案。”
宗教與家庭的帶給胡佛的感動在他聽到這句話的那一刻飛到了九霄云外,胡佛立刻盤算起這位民主黨的眾議長到底想做什么。
胡佛在1917年創建了一個聯邦分區委員會,以說服地方委員會通過阻止低收入家庭搬入中等收入社區的規則。在美國的低收入家庭中的確有大量白人,但是在整個低收入群體中,有色人種才是多數。說的更直白點,黑人是低收入家庭的主體。
阻止低收入家庭搬入中等收入社區,意味著禁止跑到北方城市的黑人進入白人社區居住。1917年,胡佛還是個無黨派人士,現在胡佛是共和黨中備受重視的政治明星。已經不適合采取會被誤解的行動。
但眾議長并沒有死纏爛打,他率直的說道“部長先生,我們希望通過一項法案,授權聯邦住房貸款銀行委員會和房主貸款公司市區中抵押貸款不良風險的標記區域。聯邦住房委員會要根據這些地區標記甄別社區入住資格。”
胡佛并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只是靜靜的聽著。民主黨的參議長提出的法案思路本質就是一個種族隔離法。南北戰爭結束后,北方并沒有清算南方地主階級,尤其是林肯遇刺身亡,共和黨為了穩定美國政局,不得不接受了一個民主黨籍總統。這讓美國黑人雖然不再是奴隸,卻依舊沒能獲得平等的民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