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也不是完全不好。在傳統的招工模式下,薪水雖然不高,卻會按時給錢。畢竟當年賴賬的主力是土豪劣紳,而土豪劣紳已經在3年的國內戰爭中被消滅了。
使用機械的作坊,機械使用領域也只是替代型。譬如磨坊、舂米作坊,機械的作用是替代人力畜力。私營領域暫時還沒有真正的機械加工領域企業出現。即便是有些看著搞機械,也是依附于國有企業而存在的外圍領域。譬如,隨著自行車的普及,給自行車增加附件,以增加載貨量的手工作坊。
陳州(周口)的這些企業完全處于依附性質,一旦沒有國有企業提供的基礎工業產品,他們就沒有了存在空間。
回去的路上,楊向前心中的調查思路越來越清晰,每天晚上抽空寫的報告上,修改的內容越來越多。甚至最終修改的內容反倒開始成為報告的主要內容。
還有兩天就要回到陳州市區,楊向前吃完飯后又開始邊看報告邊修改,此時他考慮的多,寫的反倒不多。就在此時,敲門聲想起。楊向前回頭一看,敞開的房門前站著永久車輛廠的技術人員。這一路上多虧了技術人員開著機動三輪,真的是方便了太多。而且技術人員還教會了隨行同志們開三輪,同時也要修車。
楊向前立刻合上筆記本,請技術人員進來。大家相處這么久,說話就放開了很多,技術人員說道:“楊局長,咱們回來的路上,不少人都問了三輪怎么賣。我想問問,如果我們讓群眾如分期付款買自行車一樣,分期付款買機動三輪。那該去找誰?”
聽到這話,楊向前不知該怎么回答。這機動三輪的確好,楊向前自己都想過,要不要給老家的家里人買一輛。但分期付款可不一樣。
最后楊向前還是給了永久車輛廠的這位技術員一個解釋,“分期付款買自行車,是中央的政策。市里面是執行了直隸部的文件,而不是市里面可以做決定。你要是想讓買三輪和自行車一樣分期,你得去找國務院。”
技術人員并不知道自行車分期付款政策是來自中央,不過他好歹也是國企的員工,對于國家制度有了解。一聽到自己的想法竟然得讓國務院批準,臉登時羞的通紅,尷尬無比的道了聲謙,技術員轉身就逃走了。
楊向前一點都不覺得技術人員好笑。反倒覺得技術人員提了一個很好的看法,如果能夠分期付款給老家的家里添置一臺機動三輪,楊向前的經濟壓力就驟降。甚至可以說,楊向前之前不過是想想,現在就真的可以認真考慮此事。
雖然不可能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國家補貼的機動三輪分期付款,但是在周口這樣的平原地區,對有資產抵押的用戶提供分期貸款服務。市里面的銀行也可以做。
等回到陳州市,楊向前抓緊時間將自己的調查報告修改完畢,遞交上去。本想著要等下下一次市政府會議才會被討論,沒想到五天后就被市委書記叫去。市委書記詳細詢問了這份調查報告的內容,等楊向前回答完,市委書記先讓他的神色更嚴肅些,才說道:“我把你的報告遞交給了直隸部。肖部長看完之后,要求你進京匯報。”
楊向前趕緊說道:“書記,我該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