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進入11月,當直隸的整頓有了結果,吳有平的報告就發在了黨內期刊《每周談》上。吳有平很清楚自己會面對什么,因為吳靈圃并沒有真正搞出什么無可挽回的結果,所以黨內與政府內不乏對吳靈圃代表的冒進思路的認可。
畢竟,吳靈圃成績在那里擺著,直隸部也沒有把吳靈圃定性為反面。而且對于那些只會進行命令式管理的領導干部來說,他們的政績也只能通過可以看到的內容體現出來。想通過學習的方式提升自己,這種事情有概率,并非所有的學習都能獲得期待的結果。很多領導干部對于‘經濟風險’這個詞相當厭惡,但這種厭惡恰恰是他們懂得風險的不確定性,所以厭惡對自己不利的風險。
吳有平早就懂得風險,更在革命工作中明白,人類是多么期待讓別人承擔自己面對的風險。如果只是普通人,危害也很小。但是國家權力掌握在這種樂于轉嫁風險的人手中,那將帶來很大的問題,甚至是災難。
報告發出去的頭幾天,暫時沒有出現反對的意見。吳有平心情比較緊張,便去見了何銳。見何銳可以談談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緩解心中的壓力。如果有什么人是絕不轉嫁風險的,何銳就是吳有平見過的少數中的少數。
一見到何銳,就見何銳把一份文件放到吳有平面前,“法國來的消息。”
吳有平拿起來看了看,居然是法國政府在歐洲大戰紀念日,也就是11月11日之前,向中國在歐洲大戰派遣到法國的華工代表頒發了‘法國榮譽軍團勛章’。
法國榮譽軍團勛章,是法國政府頒授的最高榮譽騎士團勛章。1802年由時任第一執政拿破侖設立以取代舊封建王朝的封爵制度,是法國政府頒發的最高榮譽。是法蘭西軍事和平民榮譽的象征,也是世界上最為著名的勛章之一。
榮譽軍團是一個榮譽組織,把曾為法蘭西共和國做出過卓越貢獻的軍人和平民都囊括在其中;而榮譽軍團勛章,就是其成員光榮和名譽的標志。
何銳笑道:“有平,如果你現在去法國出訪,以你在歐洲大戰時候的職務,至少能獲得了二等勛章。”
“二等是什么意思?”吳有平有了不解。
何銳對秘書示意一下,秘書簡介明快的做出了解釋。法國榮譽勛位共分六個等級:最高等是特等,可譯作“軍團長勛位”。榮譽軍團是法國組織,軍團長自然只作為法國國家元首蒞任的象征;
第一等可譯作“大十字騎士勛位”;
第二等可譯作“大軍官勛位”;
第三等可譯作“高等騎士勛位”;
第四等可譯作“軍官勛位”;
最低等譯作“騎士勛位”。
“吳總理,這次法國授予華工代表的是第五等的騎士級勛章。您在歐洲大戰時期已經核心團隊成員,法國也會按照您現在的職務進行授勛。”
聽秘書解釋完,吳有平隨口說道:“法國肯定會給何主席授勛吧?”
不等秘書回答,吳有平腦海里頃刻轉過幾個念頭,便問何銳,“主席準備出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