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何先生,你對于英美最近連續抨擊中法合作協議將導致不誠實貿易的說法怎么看?”杜梅格總統說完,嘴角露出了笑意。
何銳從兩人躺椅中間的雪茄煙盒中取出一根哈瓦那雪茄,用雪茄鉗切掉尾部,這才坐回到躺椅上邊抽邊問,“英美大概是想設置貿易壁壘,正在給他們找借口。昂撒人素來如此。”
“是么。”杜梅格總統仿佛如夢初醒般的答道。但何銳很清楚,杜梅格總統這么講,應該是在表示,如果英美這么做,法國會實施同等的貿易制裁。
游輪抵達了法國在地中海東岸的殖民地后暫時靠岸,隨行法國記者們將不少照片送到港口,準備發回法國。幾天后,法國的報紙雜志上就登出了何銳與杜梅格總統短衣短褲,在游泳池邊聊天逗娃的照片。
第二天,英國報紙立刻刊登了新聞《法國總統的不嚴肅外交必然成為笑料》。法國報紙也立刻反擊,‘英國報紙扭曲事實,杜梅格總統是去度假,而不是外交出訪。法國的成功合作激發了英國島民心態,這些島民又開始了他們傳統的可恥造謠。’
本來這場口水戰很快就該停止,英法對罵了百年,這點事真算不上什么。但是1928年3月13日,就當杜梅格與何銳搭乘的游輪駛入印度洋沒多久。從亞洲國際法庭衍生出來的國際人權組織英國分部就發表了1927年年度人權報告。報告不僅對英國總罷工中英國政府的行徑進行了抨擊,還附上了《東倫敦工人生活報告》,《英國殖民地人權報告——非洲篇,亞洲篇》等調查報告。
法國當然知道自己比英國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能夠給英國難堪這就夠了。法國右翼報紙雖然沒有刊登報告節選,但是引用法國左翼報紙的刊登內容,對英國進行攻擊。至于法國左翼報紙,則是大罵‘英國不當人’。尤其是對英國在印度低價征收糧食,到國際市場上出售牟利的行為導致大量印度人民北活生生餓死的行為進行了猛烈攻擊。
此事讓鮑德溫在下議院又遭到了一次猛烈的抨擊。這次連保守黨的議員都沒怎么為鮑德溫護航,畢竟保守黨本就支持英國各種不當人的行動,是這些行動中最大的受益者。
英國在野黨的攻擊并非質疑英國為什么要干這些不當人的事,而是大罵鮑德溫政府竟然讓國際輿論被其他國家控制了。當然,說是被控制了的確有些過分。中國牽頭成立的國際人權組織并沒有這么大的影響力。
原文來自于塔&讀小說~&
然而國際人權組織的確打破了歐洲在輿論上的壟斷地位。原本各個列強國家都是一屁股翔,大哥不說二哥,在很多事情上輕描淡寫的表面劃過一下就行,但中國這個新出現的列強在這些領域上卻是無比干凈。雖然國際人權組織從一開始就聲明,自己是一個非政府組織,也是一個非盈利的組織。但是國際人權組織的總部設在上海,就等于獲得了中國在道德上的加持,加上國際人權組織并非粉飾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而是全面揭發各種反人權以及反人類的事實。的確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力。
鮑德溫首相回到辦公室的路上,只覺得據說要刺殺何銳的刺客都是沒種的廢物。不顧生死的冒著英國安全人員的槍林彈雨沖上來繼續刺殺么!如果把何銳這個善于搞陰謀詭計的小混蛋亂槍擊斃的話,也是挺不錯的事情。
在心里面爽了一下之后,鮑德溫首相也明白這覺不可行。等他回到辦公室,在國會中一同挨罵的外交大臣就前來求見。兩人見面后,英國外交大臣當即向鮑德溫首相提出,“首相閣下,我們也應該利用國際人權組織英國分部,而不是禁止國際人權組織在英國的活動!”
那些議員們大罵了鮑德溫首相后,提出了禁止國際人權組織在英國的活動。如果誰為國際人權組織暗中活動,就要進行處置。甚至可以動用賣國法里面的條文。
英國外交大臣覺得這辦法太蠢了!這么干豈不是向全世界宣布,國際人權組織擁有與英國政府對等的地位和影響力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