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格里戈利人民委員答道:“斯大林總書記,我完全支持您的觀點。”說完,格里戈利就老老實實的站在斯大林總書記面前,再不主動開口。
看到這些同志總算是沒有犯錯,斯大林總書記很開心。因為當下的局面,某種意義上有些天上掉餡餅的意思。
首先,斯大林負責對華貿易,真的不是他自己去爭取的,而是列寧同志的安排,聯(共)布爾什維克內部都對此非常清除。所以同志們認為,在斯大林總書記的領導下,對華貿易結出了甜美的果實。
其次,為了對付托洛茨基,斯大林提出了“一國社會主義理論”,這也是被逼的。然而“一國社會主義理論”同樣在斯大林同志的領導下,在最近幾年獲得了巨大成功。
從1922年到1930年,蘇聯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蘇聯社會主義制度在分配體系上的優越性,使得蘇聯社會進入了一個空前公平的時代。充足的輕工業品,也使得表現優秀,生產效率更高的勞動者們得到了應有的獎勵。
莫斯科、列寧格勒、斯大林格勒(1589年至1925年名為察里津。1925年,為了紀念斯大林的貢獻,察里津改名為斯大林格勒),這些大城市中,國營商店中都是充足的商品。由于蘇聯的分配十分平均,以至于這些城市的居民雖然也排隊購物,但是都是聽說來了一批中國產的新式商品時才會排隊。平日排隊,隊伍都不長。
而蘇聯產糧區的烏克蘭與白俄羅斯,以及各個木材、礦產、工業地區,尤其是烏克蘭地區,已經成了蘇聯的精華地區。在黑土地地區,普通的農戶家里都有自行車,收音機,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成套衣服。那些工作極為出色的農戶,家里還有全地形機動車,也就是機動三輪車。
集體農莊在蘇聯的比例不到8%,正是這8%的集體農莊,都擁有自己的拖拉機,收割機,以及幾乎每年都會有升級的各種飼料加工設備。說他們的生活比蘇共的中央委員還好,那還不至于。但是一個普通工廠廠長生活水平,還真的未必比這幫集體農莊的成員生活好到哪里。現在各個地區都向蘇共中央請求,在本地區搞集體農莊。
首發&:塔>-讀小說
斯大林同志現在每天的工作,就是詢問基洛夫這樣的鐵桿支持者,對于各個地區的審查情況如何。那些地區是否具備建成集體農莊的條件。而且斯大林同志最近很欣賞一位叫做貝利亞的年輕同志,這位叫做貝利亞的年輕同志有著堅定的意志,能夠以毫不留情的公正態度去面對所有存在問題的蘇共干部。
如果貝利亞同志能夠證明自己更適合契卡的監督工作,斯大林同志就會更加放心黨內的監督。也就敢擴大各種審批。畢竟,在中國古老的智慧中有一句話,“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現在蘇聯國內的外語中分為,英語、德育、漢語三種。而一半以上的蘇聯干部都要求他們的子女讀中文。而這句話話就是蘇聯的中文教學課程中的一句,至少斯大林同志讀過之后非常欣賞。認為這對于建設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很有借鑒意義。
所以斯大林同志見到自己看中的幾位同志都表達了對于自己領導權的服從,而且也沒有說出不合理的看法。即便這樣的局面并不是斯大林同志真正期待的,但是他還是說道:“如何解決托洛茨基分子,我認為要在政治局上討論,什么是托洛茨基分子。如果只是被托洛茨基提拔的同志,就不應該粗暴的認為他們是托洛茨基分子。”
聽到這如同赦免的發言,基洛夫、莫洛托夫、格里戈利都松了口氣。他們并不愿意放過真正的托洛茨基分子,但是斯大林總書記的話,讓他們感受到了斯大林總書記的仁慈。仁慈,在俄國的傳統中并不是非常好的評價。這意味著放縱、不堅定。但是對于斯大林總書記個人來說,仁慈則是絕對的好事。如果斯大林總書記要求徹底清洗托洛茨基分子,除了基洛夫之外,莫洛托夫與格里戈利都很可能被清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