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8點,中國的噴氣式戰斗機飛過了曼徹斯特上空。德軍隨即開始攻擊,但是明顯沒啥用。隨即,紛紛揚揚的傳單再次落下來,德軍撿起來就見到上面寫著“英國當地時間11月5日上午10點,曼徹斯特將遭到轟炸。請還沒有離開城市的居民們抓緊時間離開,以避免沒必要的傷亡。”
德軍防空營官兵們覺得中國傳單過于傲慢,不少人都開始罵罵咧咧。不過此時的曼徹斯特城中一片死寂,甚至連英國軍隊只是聯系后也不見蹤影。這讓兩個德國防空營感覺不太對勁。
到了上午9點,德軍用電話聯系英軍指揮部,發現沒人接聽。這下德軍上校感覺很不對勁,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還是個18歲的青年,完全靠著對危險的直覺活到了戰爭結束。
此時,那種強烈的不安再次襲來。上校當即要自己的部下們趕緊收起防空炮,向著郊區移動。防空炮收起來需要時間,等部隊全部收拾好,已經9點45分了。
驅車向城外跑,這一路上不僅沒有見到英國民眾,更沒見到英國軍隊。整座城市仿佛是一座巨大的墳墓群。這讓上校感覺到危險仿佛化成實質性的東西充斥在他內心與周圍。
就在此時,天空中傳來了轟炸機那低沉的聲音。上校覺得還是先躲一下,就讓車隊停靠在路邊靠著建筑。他拿起望遠鏡,就見到整齊的中國空軍轟炸機編隊仿佛無窮無盡的飛過來,高度大概在5公里高度。
“太囂張了!”上校罵道。88毫米炮的最大射程是8-10公里,在5公里高度投彈的中國轟炸機編隊簡直是無視了防空火力。
然后,炸彈雨點般落下。上校親眼看到前方的街道上突然爆發出一朵蘑菇云,隨后,空氣扭曲起來,攜帶著火焰如同洪水般沿著空無一人的街道推進。街道兩邊的玻璃隨之一扇扇的破碎,在空中飛舞,隨即被火焰徹底吞噬。
隨即,上校在難以形容的高熱面前很自然的閉上了眼睛,他以及兩個營的德國防空部隊都在短短數秒鐘被數千度的高溫吞噬。上校和德國官兵們想慘叫,可嘴一張,炙熱瞬間燙熟了他們的咽喉,消除了這些人慘叫的能力。
而且更慘的是,這些人還在這樣的痛苦中存活了十幾秒,活生生的體會了火焰地獄的滋味。直到這些德國官兵們的軍服和肉體一起在高熱下燃燒起來,他們才終于在死亡中得到了解脫。
數千發溫壓彈產生的沖擊波與火焰經過后,整座曼徹斯特城就全部燃燒起來。中國空軍轟炸機上的安裝的攝像機將這一切都錄制下來,作為珍貴的研究數據。
而此時中國京城總參謀部內,幾位將官級別的參謀正在進行一場“核武器功用以及宣傳核冬天理論的人道主義必要性”的討論。
總參謀部作戰處副處長洪偉說道:“諸位,沖擊波與高熱才是最大的毀傷效能。核武器所導致的核輻射區,對于我軍繼續戰斗的后勤補給非常不利。所以,我認同主席的看法,核武器只有在發射架上才有最大的威懾力!”
這些將官都參加了核武器試驗的評估,所以洪偉的看法竟然沒有人反對。李紅軍少將嘆道:“戰爭技術發展到現在的水平,核武器都出來,但是最有效的手段居然和2000年前羅馬人在迦太基撒鹽的手段沒多大分別。也不知道該不該說是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