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丘吉爾的性子,對于威脅過自己的人肯定不會放過。但丘吉爾按捺住了讓人去抓住海德伍茲上校的沖動,現在需要找到的是造反的正主,而不是被煽動的嘍啰。
海軍大臣此時滿眼血絲,見到丘吉爾進來,他向丘吉爾敬禮,隨即說道:“首相,美國方面已經基本同意執行大西洋海上防線的計劃,德國完全支持這個計劃……”
丘吉爾當過海軍大臣,很快通過海軍大臣的講述想起了這個計劃。計劃中,英美德的艦隊聯合起來,在北大西洋游弋,阻止中國艦隊進入北大西洋。
很早之前,英國與德國就在潛艇方面合作。德國除了建造數百艘潛艇之外,也完工了4艘俾斯麥級戰列艦。美國方面還有40幾艘航母,至少在紙面上,大西洋防線計劃有充足的裝備。
紙面上是一回事,事實又是另外一回事。現在中國已經占領了整個非洲,西班牙已經被徹底解決,并且加入了中國陣營。意大利丟掉了西西里島,墨索里尼被囚禁。估計要不了多久,意大利那幫軟骨頭就會投降,加入中國陣營。
法國雖然沒加入中國,卻退出了同盟國。雖然法國人很驕傲,不肯跟隨中國,但是法國本身的作用可以忽略不計。
美國北部的加拿大已經被中國全部占領,加拿大也不復存在,被中國化為了5個原住民國家。并且以這些國家為基地,對美國五大湖等工業區狂空濫炸。
中國拿下了希臘,陳兵保加利亞邊境,已經和納粹集團開始交戰。丘吉爾認為當下美國“基本同意”執行大西洋防線,極大概率是美國的敷衍。因為執行大西洋防線的結果只會讓美國現在的艦隊被耗盡,根本改變不了戰局。
既然明白美國是忽悠,丘吉爾就裝作很認同面容疲憊滿眼血絲的海軍大臣的樣子,聽著海軍大臣說些看似能給英國希望,實際上根本實現不了的空泛計劃。
此時丘吉爾非得配合海軍大臣不可。因為丘吉爾如果否定了這個計劃,英國海軍就得考慮以自己的力量去單獨應對中日海軍的進攻。別說中國海軍,哪怕是擁有12艘航母的日本海軍也不是英國海軍能夠對付。如果強行命令英國海軍出港作戰,很可能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要求海軍執行自殺式進攻導致德國海軍起義那樣,引發英國海軍的起義。
就在一個小時前,海德伍德上校不就帶兵沖進首相官邸了么。這位上校的目的是不是為了革命,丘吉爾反倒不在意。因為在丘吉爾看來,海德伍德上校的出發點只是不想再命令下白白去死。如果對海軍下達出擊命令,英國海軍也會覺得自己被命令去自殺。
海軍大臣終于講完了最新進展,之后張開嘴想多說點啥,最終卻閉上嘴,沉默下來。丘吉爾見海軍大臣這般模樣,倒也輕松了一些。因為這反應證明海軍大臣也知道這個所謂的“前景”只是一種想象,并不代表著他相信能夠成功。
這很好。如果海軍大臣真的把“大西洋防線”當真,那就證明丘吉爾瞎了眼,選了這位海軍大臣。
丘吉爾之所以在這里聽,除了要給海軍部里面的人一個局面還在運行的假象之外,他更是在等著誰先來接他。不管是誰先來的,那個先來的人肯定是想搞掉丘吉爾的那個人,至少是那個集團中的一員。
等了一陣,并沒有人前來見丘吉爾,反倒是遠處傳來槍聲。最近倫敦治安惡化的厲害,天天都有槍聲。雖然這次的槍聲很密集,卻并沒有讓海軍大臣感到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