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比利時的自由與尊嚴,我們必須戰斗到底!”
比利時人很能理解國王到底在講什么。尤其是在黑人終于被比利時人當人看的最近半年多時間里。既然黑人也是人類,是和比利時人1樣能夠使用現代武器,進行現代戰爭的人類。比利時人很自然的就回想起了他們對于黑人這種人類同胞干過的事情,并且感受到了深深的恐懼。
在這種恐懼的壓力下,比利時人認為戰死也比被報復要好得多。所以在從軍后,拿起了武器,比利時軍人們感受到了1種安全的感覺。至少,自己的生死可以通過手中的武器來維護。
除了自己備戰,比利時政府也詢問了荷蘭政府,是否要加入聯軍。卻遭到了荷蘭政府的委婉的拒絕。
有個笑話說,1個典型的歐盟官員擁有如下特點,德國人的幽默,法國人的謙遜,荷蘭人的慷慨,比利時人的想象力,意大利人的組織能力,還有愛爾蘭人的智力。
荷蘭人在歐洲的印象就是吝嗇,不過與比利時相比,荷蘭的想象力并沒有問題。憑借著商業的頭腦,荷蘭政府已經私下與中國進行了溝通。
得知“懲治殖民主義罪行”的具體內容就是承認殖民政策是錯誤的,對殖民行徑道歉,對于還活著的殖民者中犯過殺人罪的進行懲處,以及消除殖民主義標志,尤其是塑像。
荷蘭政府發現自己完全能夠接受這樣的要求。之所以這么痛快的原因,是因為荷蘭的殖民地在東南亞,在中國解放東南亞的時候,荷蘭殖民人員中有罪的那些人已經和中國在東南亞有罪的那些人1起被絞死了。所以歐洲的荷蘭政府基本上可以無傷的過關。
除了這些之外,中國方面向荷蘭確認,荷蘭在殖民地通過戰爭手段獲得的產業會被沒收。但是正當做生意的產業會受到保護。在歐洲,這種要求相當合理。
除了這些被沒收的資產之外,荷蘭政府得知自己不用額外賠錢。于是荷蘭政府內部以極快的速度默認了這樣的條件。
現階段荷蘭政府之所以沒有宣布,完全是因為荷蘭無力對抗納粹德國的軍隊,只能與希特勒領導的第3帝國虛與委蛇。
便是如此,荷蘭政府也認為沒必要和比利時那幫呆瓜們攪和到1起。大多數歐洲國家還是挺靈活的,只要條件合適,該投降就投降。但是比利時呆瓜們的腦子是真的轉不過來彎,他們說是要打仗,那是真的會打到底。
內閣會議上有了共識后,荷蘭外交大臣立刻啟程前往法國。現在荷蘭政府需要再次確定法國的立場。現階段法國保持了中立,并且在中立的基礎上與中國逐步恢復外交關系。但是法國1旦轉入中國陣營,歐洲的局面就會截然不同。
如果不能確定英國戰敗后的法國立場,荷蘭政府就很可能會遇到不測。譬如,法國要是不參戰,德國完全有可能在英國戰敗后再次入侵荷蘭,利用荷蘭的國土來抵御世界人民解放軍的進攻。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