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上尉現在不要再去會場,卻要時刻準備著召喚。不管召喚后遇到什么問題,都要做出如同方才那般的精彩回答。
波旁上校講述完要點,他身邊的幾位阿拉巴馬州本地大佬用對待其他同等級大佬子侄的和藹神色說道:“如果有人詢問,為當下不用擔心中國人的理由,你會怎么回答?”
丹上尉當即給出了答案:“中國不想入侵美國本土,他們頂多是要夏威夷與阿拉斯加。而且當下中國的主要目標是消滅德國,德國很強大,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被干掉。從現在開始到德國徹底投降,至少需要9個月。”
一眾阿拉巴馬這個窮鄉僻壤的大佬們當然知道德國,卻不怎么理解為什么需要9個月才能擊敗德國。但他們此時已經比較相信丹上尉的話。
看向波旁上校,就見上校并沒有反駁的意思,一眾阿拉巴馬州本地大佬們選擇離開后趕緊開小會,便都離開了。
丹上尉重新獲得了安靜,只覺得安心不少。他便本能的開始思考起中國對德作戰的事情。
現在的同盟國的主要國家中,法國反水,意大利跳船,西班牙本地共和派在世界人民解放軍的支持下重新奪取了政權。英國則是被硬生生擊敗。
名義上的同盟國成員只剩下了美國與德國。美國總統華萊士準備和談,德國就必然是中國的目標。身為軍人,丹上尉是真的想看看德國到底能戰斗到什么程度。只是缺乏情報渠道,沒辦法弄到。
論現在的情報來源,丹上尉覺得自從回到了美國,自己就跟睜眼瞎一樣,什么都不知道了。反倒是在中國戰俘營中的時候,中國為了打擊各國戰服的心理防線,最及時的向戰俘們提供新聞。這些新聞包括世界新聞與中國新聞兩部分。
在戰俘營中的時候,丹上尉最愛的就是聽中國新聞。與美國新聞相比,中國新聞死板冷漠,毫無人情,甚至避免情緒。不過丹上尉卻非常喜歡,從這些從不說謊的新聞中,他能夠感受到冷酷的現實,以及隱藏在現實下的真實的脈絡。
越是能聽明白中國新聞,越是接受了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丹上尉就越是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長。只是在那個時候,想到自己居然是在戰俘營里成長起來,丹上尉就很窩心。
不過想到德國面對的痛苦,終于得到釋放的丹上尉就不免有種幸災樂禍的歡喜。
如果德國人民知道丹上尉當下的歡喜,大概是很想將這家伙拖出去槍斃。第一波中國千機轟炸,給德國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不萊梅這座城市完全殘破了,從英國到意大利的航線之下的12座德國城市遭到了沉重打擊。從1937年后,德國國內就沒感受到過入侵的威脅,迄今已經8年。
當炸彈從天而降,身邊的親人被炸死,房屋與工廠被毀,街道一片狼藉,面目全非。德國人民的憤怒與恐懼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