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種腦子1熱,就派兵去攻擊的選擇無疑是非常低效和不明智的選擇。
維持1萬多架戰斗機持續攻擊,真正投入戰斗的飛行員就得有3倍,也就是大概4萬飛行員。戰斗機數量也需要在3萬架左右。
何銳在世的時候,將國內的螺旋槳戰斗機向世界人民解放軍負責的非洲以及歐洲戰區轉移,的確有1部分原因是為了盡快消耗掉這些裝備。但這種裝備轉移的確提升了世界人民解放軍的戰斗力,能夠滿足如此高強度的出擊。
只是這種出擊對于備用0件的消耗是驚人的,大量需求也耗干了專用部件。大量部件就得從1部分因為各種原因不怎么使用戰斗機上拆卸下來,換裝到正在使用的戰斗機上去。
這個工作早已經開始,只是最初由世界人民解放軍的后勤裝備廠進行。現在很多世界人民解放軍的成員回到本國工作去了,中國人員數量也在減少,這才會向被解放的歐洲國家進行招標,希望在這些接近戰區的國家內完成工作。
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3世原本并不知道這回事,直到4月4日,比利時駐荷蘭大使緊急聯系比利時王國內閣,說荷蘭的殼牌石油公司成功接了1個訂單,這個訂單內容是關于拆卸中國戰斗機,將其0組件供給中國用來轟炸比利時軍隊的戰斗機。
聽了這個報告,比利時內閣成員們沒有開口,因為他們也不知道該說啥。荷蘭在歐洲就是吝嗇的代名詞。吝嗇,意味著想方設法賺取財產。在這方面,荷蘭可是干過1邊與英國打仗,1邊借錢給英國,讓英國打荷蘭的事情。
荷蘭現在出賣1下比利時,其實完全沒有任何可以驚訝的必要。所以比利時內閣成員們才有些遲疑,要不要破口大罵。
現在罵人沒啥用,比利時內閣成員們雖然來自比利時各地,立場與出身都有很大不同。但他們卻都有1個共同點,那就是長輩全都參與到在非洲的殖民罪行之中。畢竟,現在的比利時想找到完全沒有參加到殖民罪行中的國民,并不是那么輕松。
最終,沒人提出投降的事情。比利時內閣做了決定,向納粹德國求援。希望希特勒能夠進攻荷蘭,“給這個歐洲叛徒1點顏色看看”。
世界人民解放軍截獲了這條情報后,翻譯人員有些訝異的發現,比利時政府是真的用了“給叛徒1點顏色看看”的用語。這明顯是中國用語,而且是先在英文世界流行,之后被比利時給學去了。
見到中國的影響力居然這么大,中國翻譯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