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不投降”的命令是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3世做出的決定。1945年4月6日上午,比利時社會黨,比利時自由黨,比利時共產黨3黨的代表抵達王宮,詢問利奧波德3世要不要調整他的命令。
必須得說,利奧波德3世還是個帥哥。他英俊的面龐上都是冷漠,語氣也同樣的冷漠,“這件事已經得到了比利時人民的認同,我作為國王,必須和比利時人民站在1起。”
“陛下,作為國家的首腦,您有義務作為正確的判斷。”比利時社會黨黨魁沉著臉說道。
利奧波德3世看著對面的3位政黨黨魁都1副威脅的模樣,忍不住笑了起來,“呵呵。”
聽到國王陛下冷笑,衛隊立刻握緊了武器。這些衛隊當然知道自己在接下來的戰爭中很可能會死,但是正如利奧波德3世所說,決不投降的決定是現在比利時人的共識。
比利時人在非洲制造了2000萬剛果黑人死亡的事情,可不是中國進行的宣傳,而是在1905經由歐美調查委員會調查后進行的定論。連比利時自己都不得不承認主要事實。
即便之后比利時沒辦法繼續在剛果進行直接的血腥掠奪,從1905到1940,比利時在剛果繼續虐殺、掠奪、折磨,導致當地在這35年中持續死亡了大概390萬當地人。
如此血腥的罪行養肥了比利時上層,比利時普通人也從這充滿了罪孽的殖民罪行中得到了收益。而且比利時王室還刻意通過提高比利時人的社會保障與福利,把他們的罪行收益中的1部分分給比利時人,讓比利時人成為了比利時上層的共犯。
至少,比利時王國政府努力讓比利時人認為他們與比利時上層有共犯關系。
所以,審判比利時的殖民罪行,就等于是審判比利時人。當利奧波德3世政府對比利時民眾做出這樣的解釋后,得到了比利時民眾的認同。
如果最終被毀滅的只是比利時王室,比利時民眾或許還能視若無睹。但是中國領導的反殖民主義戰爭1旦勝利,所有比利時人都將成為罪犯,絕大部分比利時人是真的不認。
在比利時共產黨宣傳反殖民主義的內容時都會被人嘲笑,比利時共產黨人被稱為“1邊喝著非洲殖民地奴隸的血,1邊宣稱自己反殖民主義的偽君子。”
看著這些威脅國王的政黨領袖,想到他們希望通過出賣比利時國民來換取自己的無罪名聲與政治利益,衛隊官兵們準備隨時在他們表現出對國王不利的舉動時立刻擊殺他們。有些衛隊官兵已經開始考慮是不是直接動手除掉面前這些叛徒。
利奧波德3世當然很清楚比利時絕無與中國戰斗到底的能力,他就對3位政黨黨魁說道:“比利時政府的態度很明確。既然比利時已經沒有了殖民地,我們也不會繼續尋求對殖民地的所有權。至于以前發生的事情,比利時政府會以人道主義的立場表示遺憾。悲劇的產生并非是比利時的目的,那只是1場悲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