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蘇聯希望能夠在5月2日就劃分占領區進行談判。”外交部長李時光轉達了外交部最近的重要工作。
李潤石表示了同意。終止戰爭是李潤石當下最重要的期待之一,哪怕是繼續與蘇聯進行另一個領域的斗爭,在終止戰爭方面,中國政府領導層已經達成了一致。
“李部長,你真的不準備再考慮一下么?”李潤石問李時光。
李時光搖搖頭,“我已經準備退休。干了這么久,我覺得也到了該離開的時候了。”
李潤石還是希望李時光能夠留下來。從1928年后,李時光的外交部長位置基本確定。從那時候開始,17年間,李時光都是外交部長。在何銳政府內,他是在一個職務上任職最長的一位。在當下的全球外交界,李時光同樣是資歷最長的老前輩。
“李部長,你準備離開后去做什么?”李潤石嘗試曲線試探。
李時光果斷答道:“我準備去教書。天津大學的政治系已經給我發了邀請函,我又能和趙校長做同事了。”
見李時光去意甚堅,李潤石也不好再說什么。他只能說道:“見到趙校長,就請他不要太悲痛,注意身體。”
李時光點點頭。趙天麟是何銳的東北政府中第一位真正在學界有巨大影響的人物,也是東北政府早期核心成員中,少數比何銳年齡更大的領導人。不過趙天麟1886年出生,也只比何銳大四歲。今年不過59歲。
何銳去世后,趙天麟受了很大刺激,生了場大病,現在正在養病。眼看勝利已經板上釘釘,年長的同志們竟然有凋零的姿態。李時光滿心感慨。此時他也準備離開政府,倒也沒什么顧忌,忍不住嘆道:“李主席,最近我一直會想到命定之數這個詞。雖然我不信命,但是有些事情,我著實放不下。”
李潤石雖然完全感受到李時光的心情,卻果斷說道:“沒有命定之數。主席的去世,很大程度上是意外。只是主席有著高度的責任感,以及腳踏實地的行事作風,所以才會在事前做了全面的準備工作。”
說到這里,李潤石心中也非常難受,他忍不住說出了以前從不會說的事情,“主席曾經和我聊過,在戰爭勝利后會做什么工作。那時候主席說,他有可能去聯合國工作。這樣就可以讓聯合國擁有更大的發對侵略,制止戰爭的功能。主席可從來不覺得今天的勝利就是他的終點,只要還能夠負擔工作,主席就會繼續工作下去。”
聽到這話,李時光心情也好了一點。但何銳沒辦法親眼看到真正的勝利那天,著實讓李時光不能完全接受。
見李時光依舊意氣消沉,李潤石勸道:“戰爭絕不會這么平淡的收場。這是一場關乎世界未來正義標準的戰爭,蘇聯紅軍所面對的是真正的反動派。我們甚至可以說,這些反動派也是有著自己信仰的真正的瘋狂戰士。
我之前就說過,方向不正確,知識越多越反動。戰爭最后的階段,這件事會更加激烈的凸顯出來。李外長,你可以觀察一下,其他國家對此的態度。”
李時光有點不太明白李潤石的感慨,索性直接問道:“失敗者的負隅頑抗,有什么必須要注意的價值?”
李潤石能理解李時光此時的反應,所以不是很能理解何銳生前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有可能的最后一戰的評價。這倒不是說何銳本人的想法有什么離譜的地方,而是何銳竟然能夠站在納粹德國那幫反動派的視角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