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1次審判的組委會執行主席是趙天麟教授,歐美法學家群體派了代表,前去中國“探病”。
趙天麟身體很虛弱,卻還是接見了代表。因為這代表中領頭的是他在哈佛大學學習法律時候的導師的兒子。
大家談論的很直接,趙天麟感嘆道:“如果在1943年新加坡會議上能夠達成1個大家都簽名的規范,事情不會發展到現在的階段。在那個時候,何主席認為,趕緊放下過去的包袱,讓世界進入和平發展的階段。”
聽了趙天麟的感嘆,1眾法學家們都很遺憾。他們當時最大的期待還是“再等等看”。畢竟,作為殖民主義的受益者,歐美法學家們是希望能夠通過發表幾個不痛不癢的聲明,就將殖民主義的罪行給糊弄過去算了。而不是真正的立法,審判,追究罪行。
現在中國既然靠著軍事力量擊敗了所有敵人,之前可以更溫和解決的問題,現在就得認真起來。這還真的如中國電視劇里面所說,“有些事,不上秤,4兩都不到。上了秤,1千斤都打不住。”
法學家們還是很務實的。他們詢問趙天麟,“教授,還有采取更加溫和方式的路徑么?”
趙天麟搖搖頭,“成案之后,就得按照成案的方式去做。我認為這次必然會絞死很多人。法律面前1律平等,很多國王,首相,大臣,都要為他們的罪行付出代價。”
說完這話,趙天麟見到這些法學界專家們的臉色都很難看。便勉強笑道:“呵呵,有1點我可以確定。中國方面不會要求判處敵對方死刑,對于正常交戰的對方官兵,只要他們沒有犯下戰爭罪行,中國1定會保證他們的合法權利。”
法學專家們對視1下,神色中并沒有絲毫歡喜。他們都研究過何銳,何銳這個人并不是那種不會處決戰俘的家伙,但何銳也不是報復主義。是否會被處死的原因,只是與被何銳俘虜的人是否犯下罪行有關。
但殖民主義500年間犯下了滔天罪行,真的追究起來,那是要人頭滾滾。至少,英國首相丘吉爾以及殖民部的大臣與官員,那是必然要上絞刑架。比利時國王和1半的政府高層也會在絞索上晃悠。
這些人的死,其意義可比何銳殺戰俘要大得多。審判殖民主義,就是在審判幾乎整個歐洲。反倒是匈牙利這種歐洲國家可以昂首挺胸的表示,“俺們可是清白的!”
“趙博士,您能夠幫助我們為受審者辯護么?”
聽了歐美學者們的請求,徐錫麟1時無法回應。他可以為這些人辯護,但是其根本邏輯卻是反殖民主義。趙天麟不得不擔心1件事,那些歐美的法學專家會認為趙天麟能夠扭轉新中國的判案標準。
雖然趙天麟認為這些人不會這么想,但是趙天麟卻擔心,這些人狗急跳墻的時候,真的會這么想。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