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精準的引導美國民眾的看法,南方資本不僅請了很多有影響力的人物寫文章。為了獲得更多支持,這些人中甚至包括南方州很厭惡的左翼人士,甚至是美國共產黨的黨員。
宣傳斗爭不僅在報紙上進行,也在廣播電臺中也進行了大量直播辯論。其核心就是要讓美國民眾接受黑人們是在自行其是,而不是在叛亂的觀點。
提出這個思路的丹中校帶領著他的工作團隊仔細收集著民意反饋。他很開心的看到,隨著宣傳的深入,美國北方民眾內部發生了分裂,1部分人認為黑人們在造反,另1部分則認為,黑人們是自行其是,雖然類似叛亂,其實還是有差別的。
這樣的結果讓丹中校的工作團隊非常開心。既然南方要謀求獨立,就必須避免造成南方叛亂的形象。為了打造這樣的輿論和認知基礎,就得有人為南方探路。黑人無疑是最好的探路對象。
計劃推行到這個地步,丹中校的團隊甚至有了心情去討論黑人會不會攻占更多州。此時大家心情非常放松,討論的內容也趨于理性。大部人團隊成員都認為黑人的數量太少,以他們的力量守住西北4州已經是非常艱難。如果黑人真的想反攻倒算,就必須把中國軍隊引入到戰爭中來。
而丹中校的團隊之前就討論過此事,他們普遍認為,中國現在最需要解決的不是整個美國,而是被中國拿下的阿拉斯加與夏威夷。美國聯邦政府戰敗后,很可能出于擔憂而主動尋求與中國政府的溝通,從而獲得中國不參與美國國內戰爭的承諾。
中國政府正好借著這個機會,要求美國聯邦政府承認阿拉斯加與夏威夷等地區的獨立。畢竟,到現在為止,阿拉斯加以及夏威夷等地并不是美國的州,不具備法定地位。
討論完這些之后,丹中校的團隊也緩過勁來。這次南方獨立的基礎,必須是北方聯邦政府的極大削弱。這種削弱可以是北方聯邦政府的軍事與財政的崩潰,也可以是美國聯邦政府的政治合法性的全面崩潰。
丹中校等人已經與南北戰爭時期的那群2愣子不同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對何銳的政治以及軍事斗爭理念非常敬仰,丹中校更是研究這方面的專家。
以所謂的美國國民性,那自然是西部牛仔的范兒。而中國文化的特點可是全面超越了這種簡單粗暴的牛仔文化。進入了更加高級的階段。
反觀美國現在的北方聯邦政府,其內部大量人才已經因為各種原因離開。繼續留在華盛頓的這些內閣成員大多數都認為,只有他們表現出強人范兒,才能得到美國民眾的支持。
在中國文化中,有句話可以對這些人做出相當精準的描述,這句話叫做“沐猴而冠”。
之后的事情果然如丹中校所料,華盛頓的那幫家伙們再次開始征集軍隊,要再次向西北4州發動進攻。
得到最新消息后,丹中校團隊里的1位年輕人困惑的向丹中校提出了他的疑問,“中校,華盛頓的那些人就算是再蠢,也不至于不知道他們如果再次派兵,就已經實際上分裂了美國。為什么他們1定要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