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南方邦聯還要以重新立憲的方式確定財權,必然是要在新憲法里面設置相關條款,讓修憲都無法動搖財權在各州的條款。
程若凡放下報紙,只覺得心情有些激動。當年南方亂黨們要搞聯省自治,就把美國拿出來當案例。程若凡那時候還年輕,雖然覺得南方亂黨們要破壞國家,卻說不出真正的理由。
現在美國居然真實上演了財政權歸地方的大戲,怎么看都不像是讓美國興旺發達的意思。
好不容易平息了心情,程若凡繼續開始處理起西德的安排。德國人的表現讓程若凡相當佩服。哪怕是德國已經戰敗,國內1片狼藉,但德國的公務員們只要能拿到工資,就非常老實的在管理司令部治下工作,還表現得非常給力。
德國能夠在歐洲痛打周邊國家,并不是單純因為德國有軍國主義傳統,德國的政府運營能力也是德國戰爭能力的支柱之1。
程若凡并不知道,此時德國的公務員們也對中國管理人員的能力,尤其是對于計算機系統的應用能力感到由衷的佩服。
原本德國公務員們只是死板,講規矩,在公務檔案的制作和保存上還算可以。但是效率上其實并不出色,在很多時候甚至可以稱為磨洋工。
但是中國開發的計算機系統卻可以進行數據錄入,存儲,查詢,匯總,打印。德國原本在這些方面的效率并不算高,在中國的管理下,德國公務人員的刻板反倒成為了優勢。
譬如,德國公務人員們從9月25日開始全國人口普查。到了10月6日,就已經完成了普查以及數據錄入。確定西德的人口有4400萬。
蘇聯雖然只是占領了德國4分之1的領土,但柏林是德國工業最集中的地區,以德國2戰結束前6600萬人口的規模。4分之1的土地上就居住了2200萬人口,是整個德國人口的3分之1。
以西德的人口和經濟基礎,能否快速復興,德國官僚體系其實沒有信心。甚至不用考慮人口的損失,光是看到遍地的瓦礫廢墟,就有很多德國人哀嘆,“即使清除這些瓦礫也要2十多年時間,要想重建1個完整的德國,真是比登天還難!”
在回想第1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德國經歷的種種痛苦波折,德國人是真的絕望了。
但程若凡率領德國在很短時間里就完成了整個西德的人口統計,這番效率遠超德國最強盛的時代。這讓德國官僚體系不得不生出1絲期待。雖然德國人總是把德國帶到溝里,但是這次統治德國的是中國人。也許在中國人的統治下,德國真的能解決以前從未能解決的難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