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阿爾薩斯和洛林正式提出了公投請求,要求確定兩地是否繼續留在德國境內。
阿爾薩斯和洛林是德語區,但是兩地民眾在過去200年中更傾向于當法國人,在大多數時間里也是法國領土。
不管到底買到的幾等艙,法國好歹也算得到了一張戰勝國的船票。作為戰勝國,法國希望通過阿爾薩斯和洛林兩地人民公投的方式決定兩地的歸屬權。
在何銳在世的時候,法國政府就向何銳提出了這個要求。當時的法國并不想親自下場,所以何銳也沒有給出明確的回答。此時法國已經與李潤石政府達成了協議,開始動手了。
這下,德國社會民主黨聯合政府就被架上了火架烤。法國政府并非只提出了領土要求,還包括煤鋼聯盟的建議。只要德國政府同意阿爾薩斯和洛林進行公投,法國就會與德國簽署歐洲煤鋼共同體協議,從此解開德法之間的戰爭關系。
想討論此事,德國社會民主黨政府就得進入國會表決。社會民主黨政府的聯合黨派中已經有好幾個黨派表示,會堅決反對此事。剛達成的同盟關系出現了破裂的局面。
社會民主黨不得不就此進行全面游說,但是同盟黨派以及德國右翼黨派全都在反對社會民主黨。不少加入聯合政府的黨派都表示,如果社會民主黨一定要接受法國的要求,他們會推出聯合政府。
程若凡冷眼旁觀此事,就見德國社會民主黨哪怕是承受了巨大的壓力,也沒有放棄能夠從戰略上改變德國在歐洲孤立地位的決議。
從戰略上將,法德聯盟將建成一個可以主導西歐的經濟同盟,從而徹底改變歐洲大陸的勢。社會民主黨堅持要完成此事,對于德國是好事。
但任何政治決定都將付出代價。尤其是德國社會民主黨將德國共產黨暗示為一個出賣德國利益的政黨后,社會民主黨在宣傳中的自我定位,讓投票給社會民主黨的德國選民認為社會民主黨也是一個出賣德國國家領土的賣國黨。這種背叛的形象對德國社會民主黨非常不利。
程若凡本來以為德國社會民主黨會頂不住壓力而放棄。從政治上講,德國社會民主黨完全可以這么做。但是從現實角度看,這件事非做不可,因為法國已經獲得了中國的默許。
在中國政府給程若凡的命令中,如果德國不接受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獨立公投,法國將出兵阿爾薩斯和洛林。只要法國軍隊的沒有超出阿爾薩斯和洛林,中國軍隊就不會有任何反應。
11月27日,德國社會黨強行在國會提出提案。德國國內大嘩,聯合政府政黨全都投了反對票,并且公開宣布,準備推出聯合政府。
事情發展到現在的階段,德國社會民主黨不得不向德國共產黨提出組建聯合政府的請求。德國共產黨并沒有推辭,立刻表達了同意。
社會民主黨卻玩弄了一個把戲,在12月1日,德國社會民主黨宣布解散政府之前,它再次在國會進行了提案闖關。這次,德國共產黨投了支持票,使得同意票終于達到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