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舊金山灣區的洛克菲勒中心后,波旁中將問道:“中校,你覺得怎么樣?”
“我們入住工廠的聯絡代表都到位了么?”丹中校問。
“已經入住了,不過現階段我們缺乏足夠懂企業管理的人員。”波旁中將很坦率。
丹中校沒有對此說什么。他前去德國,得到了“西德”方面在某種程度的重視,在乘船回美利堅同盟國的路途上,有在世界人民解放軍中工作了數年的德共成員給他進行了中級以及高級軍人的壓縮培訓。
所謂壓縮培訓,就是不怎么講具體工作內容,主要進行內在邏輯與方法論的教育。工業國都有能力搞總動員,總動員不僅是將人員編入部隊。總動員的大部分工作是將國家的生產能力和運輸能力編入戰爭體系。
總動員模式又建立在對戰爭的理解能力之上。誰是敵人,誰是朋友,敵人的特點,實力,敵人的上限與下限,以及敵人現階段處于的水平。
丹中校過去近兩年的時間中參與了大量具體工作,這番壓縮培訓讓他對于自己所做的內容到底意味著什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時,丹中校也生出了一個看法,并且基本有了決定。看到波旁中將不吭聲了,丹中校再次開口,“參謀長,我請求前往邊境地區負責建立地方根據地,主要是推行結合當地民眾的運動戰以及敵后游擊戰。”
波旁中將用銳利的目光盯著丹中校看了一眼。不久前丹中校對于工業大佬們說的那些內容并不符合波旁中將的期待,只是波旁中將現階段也沒有別的辦法能夠給這幫工業大佬更多信心。
從各種條件來看,南方的工業實力就是比北方弱。北方的戰役目標是南方的核心城市、工業區、港口,屬于傳統的正面進攻。大家之所以選擇傳統方式,是因為傳統方式是各種作戰方式經歷過大量戰爭驗證后得出的最優選。
歷史上的南北戰爭中,在北方軍隊大舉攻入南方后,南方軍隊并非沒有嘗試在敵后搞運動戰和游擊戰。但那次的努力很快失敗。
現在聽到丹中校竟然自告奮勇去搞這些,波旁中將思索了好一陣,終于下定決心,“你可以去,但總參謀部能夠給你的支援不可能太多。”
“沒問題。”丹中校當即答道。
“小子,你……要……保重自己。”波旁中將遲疑中還是做出了最后的決定。
“我一定會讓參謀長盡早聽到好消息。”丹中校答道。
回來的一路上,丹中校與給他培訓的德共小團隊進行了認真的戰爭推演。整體來看,北方沒辦法一波打垮南方,南方還能守住西部山區。但是南方東部各州很有可能會隨著北方在南方的肆虐而率先崩潰。一日東部平原地區的抵抗全部結束,西部肯定也會被迫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