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次對比的目的是讓包括我們在內的人民群眾能夠看到變化的內容,以及從已經發生的過往中理解到已經結束的主要矛盾,正在發生的主要矛盾,以及在矛盾變化中的主要矛盾結束后,從次要矛盾轉化出來的主要矛盾,以及在全新的條件下產生出來的主要矛盾。
如果想真正讓人民群眾理解現在發生的一切,就必須反對憶苦思甜!”
除了在發動這場剛開始的時候強調了“反對憶苦思甜”之外,李潤石在之后的過程中多次公開明確強調,并且相當關注這次充滿了主動進攻性的宣傳運動。
作為一名革命家,以及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政治家。李潤石發動這場主動進攻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團結大多數,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的少少的”。
只有通過對比,以及引導人民對于這場對比的理解方式,才能將唯物主義辯證法進行一次真正的大普及。
當家三年狗都嫌。如果從1915年開始,中華文明黨執政已經30年。在不同階段執行的政策中積累了大量的怨念。雖然建設成果極為巨大,卻也沒辦法消除這樣的怨念。這才有工作上并沒有任何問題的前總理吳有平都被搞出了一個“吳嵩”(嚴嵩)的外號。
只有對何銳時代的經歷進行一次梳理,反思,才能讓中國全面邁過這個階段,走向全新的時代。這不僅是對何銳時代的同志們有一個交代,同樣也能避免因為無法理解到時代變化,而產生錯誤預期,從而給新時代背負上沉重包袱的現實問題。
從4月進行到6月,整體的宣傳運動成果讓李潤石比較滿意。最重要的目標,也就是“新中國”的概念徹底深入人心。
李潤石最希望團結的是1920年后出生的人民。他們到現在最大年齡不過26歲,正是最能接受新事物的階段。這也是為什么李潤石要在衛星直播中發表“世界是年輕人的”講話的原因。
這一代的年輕人中有2000萬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這一代的全部年輕人都被納入到了總動員體系。接受了集體教育以及戰爭的洗禮,戰爭的勝利讓這一代年輕人真的接受了新時代的理念,有著建設祖國,建設更好生活的意愿,以及與整個社會接軌以及合作的經驗。
從反饋來看,這一代年輕人完全接受了新中國的理念。他們認為何銳政府開創了新中國,而不是北洋舊政府的延續。
同樣,有了媒體的系統性宣傳。年青一代也理解了不管北洋政府或者是何銳政府,都是中國歷史中不同階段的存在。以始終沒有中斷的中國歷史的角度來看,北洋政府與何銳政府之間存在先后順序的關系,以及存在人員和血緣的聯系。
但新中國與舊中國之間,有著一道天塹鴻溝。這道天塹鴻溝的標準在于,中國到底是權力者的中國,還是人民的中國。
在理念上的勝利之外,政策宣傳和解釋的勝利也令李潤石非常滿意。譬如人民終于理解了土改政策,就是極大的成果。
土地贖買政策徹底完成了土地全面國有化,讓人民公平的獲得了土地使用權。還通過贖買,向人民提供了一筆錢,使得后續的小商品經濟發展有了貨幣消費力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