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內在需求,從1945年后,道教在德國以驚人的速度發展起來。很多人的確是被道教的理念所吸引,成為了道教的“居士”。更多人之所以改信道教,只是他們不愿意因為宣稱自己的無神論觀點而被德國傳統所排斥。
信教人口數量的巨大改變,也導致了德國傳統基督教力量的變化。保守派們更加保守,開始搞起了原教旨主義。而德國思想界本就對基督教原教旨主義夠夠的,這直接導致了原教旨的基督教勢力快速式微,淪為了翼基督教長槍黨之流的極右貨色。
與時俱進的基督教勢力則趁機引進道教的思路,開始宗教改革。他們嘗試把上帝解釋為類似于“大道”的無意識體,基督耶穌則被描述為1個“激進的類共產主義改革者”。
道教不向教眾收稅。德國改良版的基督教既然嘗試將基督耶穌定性為“激進的類共產主義改革者”。社會主義者怎么可能收什1稅呢?
那是邪惡的教廷才會搞的事情!
變格派認為,真正的基督教就不該收稅。凡是收錢的,就該定性為“商業團體”。
不管過去20年德國宗教怎么折騰,宗教在德國的影響力以驚人的速度在消散。德國基督教徒比例從1945年的90以上,變成了1965年的31。
德國道教教徒在2戰前最興盛的1937年,擁有不到100人的有中國道統的正牌。到了1965年,德國在宗教信仰中的填寫自己的宗教信仰為道教的人口達到了57。至于這些人信的到底是全真還是正1,又或者是其他流派,德國國內也沒人在意。
剩下大約12的人口,表示自己信佛教或者別的教派。有7的德國人口公開表示自己是唯物主義者,沒有宗教信仰。
英國記者在文章中認為,“……德國已經在過去20年中變成了1個真正的世俗化國家,宗教已經徹底失去了決定性的影響力。讓德國成為了1個在社會結構上越來越像中國的國家。
的確,德國變得更安全了,也變得更富裕了。然而德國卻貌似失去了自己的傳統。
用傳統換取現在的1切……這值得么?”
在看到讀后這段之前,德國青年們看的津津有味。看完最后1段,德國青年們的臉色垮了下來。但3人1時都沒找出反駁的話,心中有氣卻說不出,3人更加不開心。
直到1位青年冷笑道:“英國現在窮成這樣,還是好好關心自己今天吃什么吧。”
其他兩位青年聽到如此中肯的嘲諷,想到英國1直沒有起色的經濟,忍不住笑出聲來。
放松的3天1過,前去參加內閣會議的部門負責人帶回來了大量任務。德國內閣認為中國政府雖然有可能要調整對于效率與公平的傾斜度,但是還存在1種可能,那就是中國可以在保持公平的情況下依舊能夠擁有極高的發展效率。
過去2十年中,西德與日本的發展雖然令人驚嘆,但兩國經濟增長速度依舊沒能超過中國。西德與日本的經濟發展之所以看上去比中國的發展更令人印象深刻,很大原因在于中國人口規模已經超過了10億,日本現在的人口剛超過8千萬,西德超過了6千萬。與中國并非同1個數量級。
任何財富分配給10億人,都會顯得微不足道。就如中國1964年鋼鐵總產量達到了驚人的10億噸,但是從鋼鐵蓄積量計算,中國也只是剛達到了美國北方合眾國各州的人均鋼鐵蓄積量。然而從1924年到1964年的40年中,中國生產的鋼鐵總量已經是過去500年中其他國家鋼鐵產量的總和。
經濟的高速發展,生產效率的快速提高,傾向于公平的社會分配,以及超大規模的基礎建設以及固定資產建設。中國走的發展道路在歐美傳統經濟理論中,屬于降低財富流動性的模式。然而中國的經濟情況卻蒸蒸日上,中國家庭擁有自己房產的比例達到了驚人的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