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與同志們1起努力了這么久,李潤石依舊沒能實現自己的最高期望。在何銳提供的動力被用盡之前,李潤石依舊沒能找出1條明確將風險控制在可承受范圍內的可行性道路。
當然,如果從政府運作角度來說,李潤石有的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那就是改變現在的政策傾向,重新采用效率優先的政策。讓那些被人類貪欲驅動的人群承擔風險。
如果李潤石采用了這樣的政策,事情可就要變回何銳之前所預言過得局面。承擔風險的人自然要求獲取超額利潤,獲取了超額利潤的人則會引發思想領域的動蕩,在個人追求凌駕社會價值追求的基礎上,會讓平等政策會變成1種可笑的東西。
在這種情況下,李潤石要做的,以及必須做的,就只有提出“正確的生活方式”。
至少在人民徹底看透“走資派”們不可救藥之前,這種混亂將持續很久。直到人民對于不公平的忍受到了極限,重新將政策推回到追求公平為主的道路上為止。
當然,事情也未必會完全如此。如果李潤石能夠找到另1個有能力承擔風險的何銳作為繼任者,只要風險完全可控,下1任領導者就可以如同何銳1樣,冷酷的將效率優先者作為工具使用,繼續推動社會快發展。在效率優先已經不是解決矛盾的優先的選項之時,進行下1次政策交接與切換。
李潤石完全沒有考慮這種可能性,如果他這么考慮問題的話,他就不是1個唯物主義者而是1個唯心主義者了。
1969年,李潤石并沒有再次參選黨主席。這消息深刻的震動了世界,全世界都明白,中國又開啟了1個新時代。
1979年夏天,湖南剛結束了1場暴雨。李潤石打開了窗戶,看著院墻外道路上所剩無幾的積水,又看著駛入他退休后住所前院的汽車。
車停下來,走出1位身穿軍裝的老人。老人軍服的階級章上沒有星星雨線條,交叉的松柏枝刺繡旁只有國徽圖案。
以相當有力的步伐走進李潤石的客廳,李潤石已經乘坐電梯從2樓到了1樓,開心的向來人打招呼,“若凡,你真是稀客。”
程若凡看上去并不高興,他只是點點頭,將1個文件袋遞給了李潤石。李潤石打開1看,里面有幾頁紙質資料,以及1個u盤。
現在的計算機已經發展到14納米的制成,u盤在年輕人中替代傳統信息承載模式。不過李潤石還是喜歡紙質書的手感,他先看完了紙質資料,才問道:“你這是想讓我發言么?”
“不全是。我只是很感嘆。”程若凡有些遺憾的答道。
“走,上樓去。”李潤石沒有立刻給與回答。
李潤石的電腦使用了40寸的屏幕,字體大小調整到了300,看文字內容不費力。看完了頭幾頁,李潤石停下翻頁,他轉頭問程若凡,“這是真的么?”
“是的。這孩子被殺了。”程若凡此時的臉色冰冷,語氣也很冷。
李潤石與程若凡都見過太多的死亡,死在兩個人命令下的人類數量,比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類1生中親眼見過的人都要多。
這些年中,隨著電腦網絡以及移動網絡的全面普及,因為網絡上的言論爭端而被殺人也不是沒有。資料顯示,遇害者本人屬于這類犯罪行為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