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紙上寫了一首清明的古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此時也正值清明時節,老人寫的這幅字,正好應景。
沈夢被這個老人用三個對聯難了一回,心想自己也應該有所回敬,便搖頭晃腦地在老人面前將他寫的詩詞讀了出來,一邊讀,一邊不斷搖頭。
這個老人在書法上已經浸淫了數十年的功底,原本指望兩人對他的字跡夸獎一番,卻看見這個穿黃衫的青年,不住搖頭,不知是何用意。
“這位公子,怎么你嫌老夫字跡不行”
沈夢連連擺手道
“哪里哪里,老前輩的字跡鐵書銀鉤,冠絕古今,晚輩佩服的五體投地。”
“晚輩只是覺得,前輩選的這首古詩,配不上前輩神仙般的書法而已。”
那個老人最喜歡有人夸他的字寫得好看,聽了沈夢的話,心中比吃了蜂蜜還要甜,一下子客氣了許多。
“怎么,這位公子哥,你對這首古詩的內容有些看法難道你覺得這首詩寫得不好老夫倒是愿聞其詳。”
沈夢見已經吊起了這個老饒胃口,達到了目的,突然閉口不談,向李世使了一個眼色,便假裝欣賞老饒字跡去了。
李世知道沈夢如此一,一定自有用意,見到沈夢眼色,頓時會意。
他接過了沈夢的話題,上前一步向老人拱手道
“敢問前輩是否是畢輝泰老將軍晚輩前來打擾是有要事相求。”
那個老人已經在興頭上,想要聽聽沈夢對這首清明時節的名詩有何見解,卻見沈夢盯著他的字跡,避而不答,心中更是捉急。
“老夫正是畢輝泰,你們是何人來找老夫有何要事”
李世立即答道
“晚輩是龍須鎮的一名都頭,因為雷家的案子牽扯到七彩玲瓏甲,特來向老前輩請教。”
老人聽到七彩玲瓏甲后,微微動容。
“我聽聞了雷家的慘案,但你是如何知道老夫同七彩玲瓏甲有關系的”
李世便將百里求賢告訴他的話,如實向畢輝泰做了轉述。
畢輝泰退隱之后,寄情山水,舞文弄墨,早已不管江湖中事。
但凡有故人來訪,他也借著三個極難的對聯,閉門謝客。
十幾年前,曾經有人對上過他的三個對聯。
過了這么久,這兩人也答上了他的三道對子,能夠進到內閣書房向他問話。
他原本已經對進來的兩人刮目相看。
“原來是百里告訴他們我在這里的,他們也猜到了七彩玲瓏甲的一部分在我這里。”
“若是有助于雷家辦案,我就是將那樣東西給他們又有何妨,只是不知這兩人是好是壞”
“這兩人能對出對子,一定頗有學問。既然那個公子對這首清明時節的詩詞內容有些看法,我不妨先來賣個關子,好好觀察一番。”
畢輝泰將那幅詩詞掛在墻上,向沈夢和李世道
“老夫已經不問俗事久已。你們要想詢問那些個往事,我要好好想想。”
他指著掛在墻上的這幅字,向沈夢道
“不如這位公子先同我對這首詩的看法,我聽了覺得有理,便幫助你們。”
“公子若是無理,純屬信口開河的話,褻瀆了先人古詩,請恕老夫也無可奉告。”,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