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萬大軍,旌旗招展,沿著黃河岸邊,往潼關進發。
一面金黃鑲邊,白底紅字的帥字大旗,迎風舒卷,上面繡著一個大大的“陸”字,格外顯眼。
這本應是兵部尚書黃偉鴻親自率領的征西大軍,奉命收復潼關失地,此時的領兵統領,卻被臨時更換為新舉薦的陸天儀陸大將軍。
陸大將軍已過不惑之年,面如銀盤,眼似銅鈴,身高七尺,腰闊十圍,披一副金盔鐵甲,騎一頭狻猊駿馬,手持寒鐵環首長刀,乍一看,倒有萬夫莫敵之相。
只不過這個陸大將軍,在軍中寸功未立,只仗著朝中有貴人相助,一路提拔,官途順風順水,此番更是被兵部破格封賜為征西大將軍,好不威風。
他在馬上,遙望行軍將士,只見兵強馬壯,猛將如云,更是洋洋得意。
“哼,此番潼關已被黃岐府總兵收復,我軍兵不血刃便可進駐,真是天助我也只不過。”
陸大將軍又突然想起一事,雙眉不由得緊鎖起來。
“只不過,臨行時,姑丈姚大人囑托我,一定要將西逃之人就地正法。這一路上,我軍所追尋的那些朝廷欽犯,據傳都去了潼關那群人與黃岐府的軍隊,倒是頗有淵源,這件事怕還是會有變數”
他勒馬傳令,派出急行將官,星夜兼程前往潼關,將兵部文書率先交至黃岐府總兵公孫屹處,一探究竟。
見急行將官領命走后,陸大將軍的神情才緩緩舒展。
他抖了抖手中長刀,試了試重量,心中暗道
“我來個先禮后兵,告訴公孫屹,潼關由我接防。他們黃岐府的軍隊,不過區區兩萬人馬,如若包藏朝廷欽犯,拒不交出潼關哼哼,到那時,就別怪我不客氣了待我大軍破城,滅了公孫屹,那些欽犯自然無路可逃。”
翌日黃昏。
傳令急行將官回軍復命
“啟稟大將軍,下官已將兵部文書交給了黃岐府總兵公孫屹,他言匈奴大軍并未遠去,反而在離潼關二十余里的狩獵谷安下了營寨,不可不防。”
陸天儀驟然聽聞匈奴大軍仍未遠去,心中也是一驚。
“怎么匈奴人讓出通關,卻仍在暗處伺機而動,莫非還有陰謀”
他想起姚新遠密令,不可與匈奴交戰,心中倒是有些犯難。
思前想后,他向左右命令道
“今夜不做停歇,我軍要快些進發,爭取明日先拿下潼關,再看匈奴動靜。”
左右令旗揮舞,催促三軍急行,離潼關也只差兩日路程。
“沈夢姑娘,真的是你嗎”
潼關內城,剛從地上爬起之人,不顧滿身塵土,摘下黃金面具,卻對著沈夢一聲驚呼。
沈夢定睛細看那人,只見他雖長得面皮白凈,年紀輕輕,卻容貌枯槁,十分陌生。
那人直勾勾地望著沈夢,嘴張得大大的,滿臉疑惑。
他突然轉頭,望向身邊兩人。
“你們怎么回事兒為何說沈娘娘是被宮中惡人擄走的”
他身邊隨行的兩人,也是神情驚訝,望著沈夢就好像看到了一件極為不可思議之事,就像是見到了“沈夢”的鬼魂一般。
這兩人齊刷刷向中間那人跪下,頭如搗蒜。
一人快語說道
“啟稟主子,那晚沈娘娘的確已經被惡人擄走,都是奴才親眼所見,絕無半點差錯啊。”
另一人也連聲說道
“的確是奴才們親眼所見,親眼所見啊。”
在場眾人更是聽得如墜云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