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凜凜,呼嘯如刀。
匈奴騎兵,云翔電馳,再次襲來。
沖殺出城的黃岐府精兵,不過數千,瞬間就要被匈奴騎兵合圍,陣型如果破了一個口子,那么全軍崩潰,不過瞬息之事。
“九把刀”也察覺到剛才冒然出擊的過失,當下不顧身上披創,向左右大呼
“命當生,雖冒矢石仍生;命當死,雖退縮不前仍死,列盾陣,列盾陣。”
三日前,李世曾經向沈夢問道
“曠野之上,敵軍兵威赫赫,來勢洶洶,我軍式微,如何抵擋”
沈夢答道
“兵法有云,凡戰,若敵眾我寡,暴來圍我,須相察眾寡虛實之形,不可輕易遁去,恐為尾擊。當圓陣外向,受敵之圍,雖有缺處,我自塞之,以堅士卒心,奮擊四面,必獲其利。此之為盾陣。”
“九把刀”心中清楚,現在的戰事,已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沈夢在三日前,給他講解的這個陣型,終于要派上用場了。
所謂盾陣者,就是將己方小股甲士結成圓形,當敵軍迫近時,則以矛槊密集攢刺,防守得堅如磐石,可進可退。
城門前,數千黃岐府精兵,皆立死志,自知天子困于潼關,早已沒了退路,不顧敵人勢大,以“九把刀”操控的絕煞炎龍為核心,結成盾陣,人人奮力死戰,以長槍四面擊之,挫敗了敵軍一輪輪的猛烈攻勢。
絕煞炎龍身上還騎乘的弓弩手,亂矢齊發,箭如暴雨,拼命守住城門不失。
“區區這點人馬,就想阻擋我的大軍,還敢死戰不退”
諸葛驚濤大怒,驅動全軍壓上,反復猛攻,誓要一鼓作氣,滅了“九把刀”指揮的這支部隊。
戰場上,除了“九把刀”控制的一頭絕煞炎龍之外,一東一西,還有兩頭神獸,也分別被兩個紅發之人騎乘。
諸葛驚濤冷不防,東西方向,兩頭絕煞炎龍,也如“九把刀”一樣,結成盾陣,從斜刺里殺來,竟然又將匈奴隊伍殺散。
東面絕煞炎龍頭頂,紅發“李世”單手仗劍,麾兵直入匈奴騎兵陣營,扼其攻勢,逢人就刺,就連“羊角軍”也討不到半分好處。
諸葛驚濤心中暗道
“此人調度,頗具章法,他才是真的李世”
西面的另一個紅發“李世”,居高臨下,單憑一雙肉掌,便能打出無數的落葉飛花,當者披靡。他令將士們結成圓形盾陣,扼守要道,無人能夠突破。
諸葛驚濤再次看得心驚肉跳。
“好深厚的內力怎么這里又有一個紅發李世真是見了鬼啊。”
諸葛驚濤怎會想到,沈夢故布疑陣,東面“李世”便是大將費允年,西面李世便是清風觀的粗茶道長,此番兩下夾攻,他哪里還能抵擋得住
匈奴剛剛由“羊角軍”聚集的部隊,一下子又被沖殺得潰不成軍,反被盾陣沖擊,苦不堪言。
這三個盾陣,于戰場之上,竟如虎狼之師,威不可當,單憑數千人馬,就擋住了匈奴的數萬大軍。
然而,三個盾陣的統領,雖然全都頂著滿頭紅發,卻并非李世本人,真正的李世,又去了哪里他對戰局,又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匈奴后方,號角聯營,右賢王親率大軍前來,又令攻城士卒,為之一振。
“是時候了。”
沈夢在內城最高處,見匈奴大軍已全部邁入城北的開闊地帶,知道時機已經成熟,擂鼓之聲再次改變。
鼓聲沉重,卻聲聲扣人心扉。
“九把刀”、費允年同粗茶道長,聽見潼關城傳來的沉重鼓點,同時向四周下令
“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