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人和沈鳳書計較這些,大家只是靜靜的聽著。佛祖賜下的袈裟這話題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說起袈裟,沈鳳書第一個想起來的,就是西游記當中如來佛祖賜予取經人的那件錦斕袈裟。
“傳說那件錦斕袈裟乃是佛祖所賜,穿了這錦斕袈裟,免墮輪回,不入沉淪,不墮地獄,不遭惡毒之難,不遇虎狼之災。”沈鳳書直接就把西游記當中的原話說了出來。
“這袈裟,龍披一縷,免大鵬蠶噬之災;鶴掛一絲,得超凡入圣之妙。但坐處,有萬神朝禮;凡舉動,有七佛隨身。這袈裟是冰蠶造練抽絲,巧匠翻騰為線。仙娥織就,神女機成。方方簇幅繡花縫,片片相幫堆錦饾。玲瓏散碎斗妝花,色亮飄光噴寶艷。穿上滿身紅霧繞,脫來一段彩云飛。三天門外透玄光,五岳山前生寶氣。重重嵌就西番蓮,灼灼懸珠星斗象。四角上有夜明珠,攢頂間一顆祖母綠。雖無全照原本體,也有生光八寶攢。這袈裟,閑時折迭,遇圣才穿。閑時折迭,千層包裹透虹霓。遇圣才穿,驚動諸天神鬼怕。上邊有如意珠、摩尼珠、辟塵珠、定風珠。又有那紅瑪瑙、紫珊瑚、夜明珠、舍利子。偷月沁白,與日爭紅。條條仙氣盈空,朵朵祥光捧圣。條條仙氣盈空,照徹了天關;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照山川,驚虎豹;影海島,動魚龍。沿邊兩道銷金鎖,叩領連環白玉琮。
詩曰
三寶巍巍道可尊,四生六道盡評論。明心解養人天法,見性能傳智慧燈。
護體莊嚴金世界,身心清凈玉壺冰。自從佛制袈裟后,萬劫誰能敢斷僧”
后面這段,沈鳳書完全使用評書的腔調說出來的,一連串的駢文對仗,末了還有一首詩曰,口齒伶俐,字正腔圓,當真是口若懸河,舌綻蓮花。
如果聽眾是地球上的地球觀眾,絕對會因為沈鳳書這一串宛如相聲灌口一般的表演拍手鼓掌。這里不是地球,但一群法師和信徒們顯然也沒有聽過這般的表演,一個個聽的如醉如癡。
尤其沈鳳書講解的這些,很多法師一聽到不入沉淪,不墮地獄,不遭惡毒之難,不遇虎狼之災,就已經十分上心,后面的內容更是聽的認真。聽的時候還在心中琢磨,這樣的袈裟是不是真的存在
“如果真有這么一件袈裟,那算不算得上是好袈裟”一口氣講完,沈鳳書等大家琢磨了一會之后,才開口問道。
“你倒是真好文采”了真大師從琢磨中醒過味來,看著沈鳳書一陣贊嘆“若是真有如此錦斕袈裟,恐怕是我佛門至寶啊”
一時間,無論是堅持苦修的,還是堅持禪修的,對此都是點頭,完全贊同。真要是佛祖賜下的袈裟,恐怕也只有這種華麗威嚴,才能代表佛祖風范,否則,難道佛祖真賜下一件什么神通都沒有的麻衣袈裟讓人苦修嗎
眾人議論紛紛,了真大師等大家議論了一會,這才問道“那第二件袈裟呢”,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