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給她一個能自己想明白的機會。”李長生絲毫沒有圣人架子,再次賠笑“我的處理方式更簡單粗暴,沒有你這么效果好。我再欠你一個人情。”
“老祖,以他的年紀閱歷和修為,根本不可能寫出來圣言”一聽李長生親口說欠沈鳳書一個人情,李依霜頓時間急了。
老祖的人情何其珍貴,說句不好聽的,不還清人情就這么虧欠著,修為能不能更進一步都難說,為了區區一個小沈探花,這怎么可以
“有錯不認,來來回回揪著這件事沒完了是吧”李依霜好幾次的質疑,沈鳳書也不樂意了,怎的,我欠你們的求你們看圣言了憑什么
“我寫不出來”當下也懶得多說什么,稱心紙瞬間出現在面前,沈鳳書抄起生花筆,飛速揮毫潑墨。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一篇孟子亞圣的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瞬間立就,只不過最開始那些地球上的歷史名人示例,都被沈鳳書換成了這個世界他看書了解到的幾位名傳后世的人皇事跡,但和這篇文章卻融合的天衣無縫。
寫這篇也是沈鳳書有感而發,一方面李依霜仗著李長生嬌生慣養毫無危機意識,另一方面,有錯死活不認,更不用說改,她就欠缺前面說的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這些折騰歷練。
不過,稱心紙是面向沈鳳書,無論是李長生還是李依霜,都沒看到沈鳳書寫的是什么,李長生再好奇,也要保持風度,沒有在沈鳳書寫的時候用神識偷窺。
最后一筆寫完,天地靈氣立時降臨,沈鳳書瞬間意識到不對,飛快將所有內容隱藏,所有字跡立刻在稱心紙上消失。兩人根本不知道沈鳳書寫的內容。
只是,不應該只是浩然之氣和一點點天地靈氣嗎這天地之間怎么會起了風雷之聲
就在所有人都驚訝的時刻,蒼生印忽的劇震,倏地飛到了沈鳳書面前懸停,紫芒大作,周遭無數的人皇紫氣從四面八方如潮水般涌入。
天地之間驀地浮現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像虛影,閃現了一下,轟隆一聲撞入了蒼生印中,轉眼消失,然后又出現第二個,第三個,接連出現了六次,六個人影虛像全都先后撞入到了蒼生印之中。
虛影一出現李長生就坐不住了,直接彈了起來。
這動靜這動靜這豈不是又一個不同的圣景沈鳳書剛剛又寫了一篇圣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