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是有那么一小批法相入魔人,被沈鳳書隨時切換的兩種法相觀音給吸引到了。法相之間,竟可以如此輕松的轉換嗎?
《心經》一塵念了一百遍,在這些佛門大能心中,早已經能倒背如流了。不能不說,這經文,的確是令人耳目一新。而且這經文還是和這觀自在菩薩有關的?
煌煌經文,越是細品越覺得博大精深,尤其是再回想到兩種發現的輕松切換,對于其中的幾位,著實是給他們眼前掀開了另一個天地。
對于法相的堅持,始終是他們曾經的執著,哪怕要被放逐也不動搖。可是,以前為什么只執著于一種法相呢?為什么始終要保持法相,而不是在使用的時候才轉換法相呢?
以往師尊長輩們的諄諄教導一一呈現心頭,莫非真的是我的路走錯了嗎?
這個問題一出現在心底,有所感觸的那幾位,忽然之間就有一種掙脫樊籠,得復自在的輕松。
再抬頭想要看看觀自在菩薩法相的時候,幾個動心的入魔人卻愕然發現,此刻觀音菩薩的法相已經又變了,變成了滴水觀音,不一會,又是白衣觀音,圓光觀音,琉璃觀音,龍頭觀音,等等,三十三應化身法相,來回的變化。
不光那幾位有心人察覺到了,這么近的距離,眾人修為都不低,幾乎全都感受到了,目光全都集中了過來。
既然想要嘗試感化,沈鳳書自然不介意多顯現一點觀世音應化身法相,說不定這些入魔人當中,就有人會觸類旁通,增加一些自己的感悟。
當三十三應化身法相開始輪番變化的時候,一眾法相入魔人有一小部分開始琢磨其中的變化,而絕大多數,只看了幾種變化之后,就勃然大怒。
自己的法相如何,誰不清楚?哪一位沒有經過自家師尊長輩苦口婆心的勸阻,為什么大家寧愿被放逐到這個佛國世界,也不愿意改變自己的法相?是他們做不到嗎?不,是大家的理念不合。
法相就是法相,哪有什么真假?倒是那些讓他們平常保持自然清靜身,弘法顯法之時再展示法相的勸阻,分明就是在向世俗的那些螻蟻們低頭。憑什么我們已經到了這個境界,還要在意那些螻蟻們的看法和目光?
我們已經接受放逐來到這個佛國之中,依舊堅持本心,各自修行,可外面竟然還要送這么兩個小輩進來,想要靠著一個可笑的能變化的菩薩像外加一篇聽起來像那么回事的經文來侮辱我們嗎?
想告訴我們,我們這么多人,連兩個小輩都不如嗎?其中一個還不是我佛門弟子?
你們可以放逐我們,可你們連我們堅守的驕傲都要讓兩個小輩來踩在腳下嗎?
很好!
奇恥大辱,是可忍,孰不可忍?
法相之怒,尊長們,你們見過嗎?
當第一縷怒氣勃發的時候,沈鳳書就已經注意到了,想都不想的,蓮臺的蓮葉狂長,將自己和一塵護在其中。
數千菩薩佛陀境的法相入魔人,只是積累的怒氣,就把幾個剛有所感悟沉浸的同伴們全都喚醒,周遭的情緒馬上傳染給了同伴,才有些抬頭的反悔情緒,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剩下的,只有無盡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