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明輝是第二個套娃,和姜老頭有過一世的交情,天生擅長種植培育植物,他的尸身就是碎成一地的苔蘚,又能匯聚。
問世軒的陸明成當年在那片區域來回檢查了好幾遍,眼皮子底下都沒發現姜明輝的尸身。
如果這第八個套娃也是那般的話,的確有可能神識探查無法發現。
眾人本就好奇,這下越發的感興趣了。無論如何,也要從這一大坨的巨巖當中,把那個人給挖出來。
無論是本身可以藏在土中無影無蹤,還是尸體可以碎片化,都值得他們研究。
沒說的,所有人一起上手,包括姜老頭山老頭龍見心釋海昌,再加上小白小青小狐貍精們,就連釋海昌的紅顏們也沒放過,全都一起上,各自承包一小塊,一點一點的搜尋。
搜尋是從下往上的,一開始沈鳳書就知道套娃把自己送到了千丈之下,那千丈之上就沒必要搜尋,直接送到佛國當中,等著慢慢的散財。
千丈深的地下,已經超過了三千米深,這個深度幾乎是沒有土壤了,絕大多數都是巖石。當然,也有少數的細碎的小石頭,檢查主要先集中在這些小石頭粒當中。
每一寸土方,都至少被三個人犁過一遍,確保不會漏掉其中任何的一粒塵埃,然后才會被送到佛國當中,按照長寬高一丈的尺寸,送到佛國當中列隊擺放。
如果找了一圈找不到,還得從這些土方當中繼續。
說實話,這樣的工作很枯燥,非常的枯燥。如果不是大家都是修士,都已經有足夠的心境和修行的經驗,這樣的工作根本就持續不了幾天。
在持續了整整一個月,幾乎找遍了這個區域的巖石,一無所獲之際,伏羲忽的傳遞給沈鳳書一個全新的猜測。
聽風閣送的城市建造過程和當地史書,沈鳳書拿到就直接送到了圖書館,并沒有仔細的查看,但這段時間,伏羲在記錄的時候,發現了一些端倪。
整座城市是聽風閣在幾百年前建造的,是在一片荒野之地建造的。
而根據史書記載,這里曾經是一個繁華的城市,大概記錄正好是第八個套娃活著的時候。
但在這兩段時間之間,這里曾經有過幾次慘烈的戰斗,修士之間的戰斗。原先的城市被夷為平地,后來有經歷了數千年的風雨,滄海桑田,才有了聽風閣建城。
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沈鳳書才不能準確的確定位置,因為地形地貌早已經被改變,沈鳳書也只能確定是在百里方圓之內。
這就帶來一個誤區。第七個套娃記憶中的地點是在地下千丈深,事實上,因為修士之間頻繁的戰斗,這片區域可以說是整個的被各種深犁了一遍。法寶呼嘯劍氣縱橫間,動不動就是數百丈深的巨溝,或者整片區域化為齏粉。
風吹日曬,地震沙化,水土流失,上層的土石越來越少,幾千年下來,第八個套娃怎么可能還在千丈的深度以下,恐怕早已經在數十丈左右了。
方向錯誤,再怎么費勁也找不到的。
沈鳳書是個有錯就改的人,立刻改變了搜尋的方向,改為從地面數十丈深的地方開始搜尋。
這個深度,就有更細碎的土壤了,尋找起來難度更大。
“咦?”正在尋找中的小青,發現了一件好玩的東西,忍不住驚咦:“這石頭里,怎么好像還有個蟲子啊?”
眾人都抬頭看了過來,小青舉著一塊巴掌大的石頭,正沖著大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