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家家風清正。四十無子方可納妾,是寫在家規里的。尹氏生下兩個女兒,又是三十有二的年紀,生四姑娘的時候難產傷了根本,一轉眼四姑娘都十歲了,尹氏的肚子還是丁點動靜都沒有。想盡各種法子仍舊求子無望,尹氏的脾氣愈發古怪。她尤其妒忌有倆兒子的韋氏。同住一個屋檐底下,兩房妯娌碰了面,尹氏總要掐個尖兒,拐彎抹角的譏諷嘲弄。
目下裴錦珠正在議親。有明匡這位東廠督主杵在那兒,尹氏左挑右選當真挑花了眼,恨不能把裴錦珠配給皇子做王妃。她尚未將二房掙的大筆銀子連同這些年置辦的產業謀到手,裴老夫人冷不防的析產。該給二房的全都給了,大房半點好處沒撈著。尹氏原打算給裴錦珠的嫁妝里添一千畝良田也沒添成。氣得她做夢都跳著腳罵裴老夫人偏心眼子。有裴老夫人在上頭壓著,她暫時奈何不了二房,就仗著長嫂的身份找茬。昨兒,裴錦瑤和裴錦珠戴的都是紅寶石耳鐺,裴錦瑤的寶石大了那么一丟丟,惹得她酸話一大把。
“錦珠穿鵝黃戴黃翡,錦琬穿丹色戴白玉,你穿那件織金孔雀羽妝花緞子小襖。”說著話,韋氏打開妝奩,拎起兩條鑲東珠赤金圍髻,對翠巧說道“就戴這個吧。”
翠巧應了聲是,麻利的給裴錦瑤挽雙髻。
裴錦瑤唇角彎彎,裝模作樣的輕嘆道“大伯母又得病一場了。”
金陵韋家是大夏有名的商賈。作為家中最小的女兒,韋氏是實打實嬌養長大的。嫁了人,裴庭武對她一心一意,倆人蜜里調油,好的跟一個人似的。子女孝順又乖巧,要沒有尹氏時不時跳出來膈應人,這日子真是完完滿滿,順順心心的。
韋氏性情豪爽不記仇。奈何尹氏仗著有明匡撐腰,沒完沒了的惹人厭。韋氏也是個妙人,她不逞口舌之快,卻回回都能氣的尹氏心口疼。
韋氏捻了捻裴錦瑤白皙小巧的耳垂,道“為娘自有分寸。”
裴錦瑤嗯了聲,任翠巧擺布。
收拾妥當,韋氏與裴錦瑤用罷早飯便出了清芳院,往榮泰院走去。
行至游廊,裴錦瑤向陳嬤嬤使個眼色,挨近韋氏,輕聲喚她“娘。”
陳嬤嬤曉得裴錦瑤有話要跟韋氏說,與翠巧落后兩步,跟她二人拉開了距離。
“嗯”韋氏給裴錦瑤攏緊風帽,“我兒是不是冷要不再加個手爐”
裴錦瑤搖頭,柔聲道“娘,大伯母這人不能得罪狠了。明督主勢頭正盛,舅父或是爹爹有事求到明督主,難保她不會從中作梗。”
韋氏欣慰的笑了笑,道“我兒懂事了。”
雪越下越大,韋氏的聲音似是飽含水汽,悠悠傳入裴錦瑤耳中。
“翻過年,你大舅父的商船就該回航了。”
裴錦瑤蹙了蹙眉。
這兩件事有關系么
“明督主參了股的“停頓片刻,韋氏補充道”是真金白銀的參股。”
裴錦瑤了然的點點頭。
沒猜錯的話,韋氏是想說明匡不會為了內宅齟齬影響與韋家的關系。畢竟韋家有能力給他掙大筆大筆的銀子。反觀尹氏,次次找明匡都是為了叫他幫忙解決麻煩事。臘八這天清早下起了細細密密的雪豆子,一點一點給院中結了冰的湖,林立的假山石以及沒了葉的枝椏鋪上絨白的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