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心懷神圣而遠大的抱負夢想,不顧一切地忘我工作著,透支著自己年青的身體,也愿意為了那個夢想奉獻自己的生命。
在此時的中華,這些年青人,是整個神州的希望和未來。
屋外,突然響起了一陣極富節奏的敲門聲。
屋內的青年們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互相對視了一眼,不過并沒有太多的驚慌,因為敲門聲中有他們約定的暗號。
其中一名青年走到門邊,打開門上的一個小格窗往外看了一眼,接著一邊開門,一邊回頭對同伴們笑著說道:
“是劉同來了。”
屋門打開,一名二十出頭年紀,穿著短褂布鞋的年青人走了進來,他的手中還拎著兩大袋油紙袋,還未進門,這年青人就大聲嚷嚷道:
“兄弟們,革命要干,但早飯也不能不吃,你看我給你們帶什么來了,熱干面,豆皮,面窩,還有牛肉粉,油條,大家先吃東西吧。”
站在窗口的孫武回首瞪了他一眼,示意他小聲些,萬一被隔壁的住戶聽見了去巡捕房舉報的話,他們的這個秘密據點就又要作廢了。
那個青年吐了吐舌頭,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這有些冒失的青年,名字叫做劉同,并不是真正的革命黨人,而是這次起義大家推舉的總理劉公的弟弟,雖然他本人是無比渴望能加入共進會,只是孫武一直覺得這人毛手毛腳的,不夠穩重,怕他泄露機密,所以一直沒有答應。
只不過這段時間,滿清政府對他們這些革命黨的監控異常嚴厲,行動越來越不方便,所以才找了原先并不惹人注意的劉同,來做一些聯絡,傳遞信息的工作。
而在劉同進屋,關好門后,其他幾名青年頓時低聲歡呼著,朝劉同手中的那兩個油紙袋沖了過去。
他們雖然有著無限的革命熱情,但疲累了一夜之后,正是肚子餓的咕咕叫的時候,劉同這家伙有一句話說的很好,那就是吃飽了才有力氣干革命么!
“孫哥,你也先去吃一點么!”
劉同討好地湊到孫武的旁邊道。
“嗯,先篩選完這批火藥,馬上就好了。”
孫武回了一句,眼睛依然專注地盯在手中的臉盆內,用手腕輕輕地旋轉著臉盆,讓臉盆內的那些火藥混合地更為充分。
他現在在制作的,是起義時要用的炸藥,一種威力極大的特制炸藥。
他當年在日本大森軍事講習所,鉆研的就是野外戰術及新式炸彈,而沒有像許多清國赴日的同學一樣,去學習指揮和練兵。
因為孫武覺得,以后的戰爭,會越來越依賴武器的威力,而不僅僅是戰場統帥個人的謀略智慧。
等孫武將手中臉盆內的這一批火藥調制好,終于長長地伸了一個懶腰,準備先去吃了早飯,再開始下一批火藥的調制。
放下手中的臉盆,孫武不經意地朝窗外望了一眼,緊接著,他的口中突然發出了一聲輕噫。
孫武之選擇這棟房屋,作為共進會的秘密據點,不僅僅是因為它位于兩條街道的交叉口,視野開闊,方便發現異常情況,隨時可以撤退,最重要是,這棟房屋的馬路對面,就是俄國領事館,而在它左側十幾米外,則是租界巡捕房。
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這是他兩千多年前那位同名同姓的老祖宗說的一句名言,孫武一直很信奉這句話,所以才會選了這么一個地方作為此次武昌起義的籌備據點。
而這個時候,他正看到屋外一個有些熟悉的身影,穿過馬路,直直朝對面的那俄國領事館走去。
“孫哥,怎么了?”
邊上的劉同看到孫武的神情突然變得極為古怪,不禁好奇地問道。
孫武有些迷惑的指了指窗外,劉同順著他的指尖看去,然后就看到了一個長的很漂亮的少年,背著一個奇怪的木盒,正悠然負手走過馬路。
“那個人我認識,在劉元甫的府中見過,好像是哥老會的什么小爺叔,他去俄國領事館做什么……”
孫武疑惑地喃喃低語道。
PS:正常世界的孫子表示,那句話不但沒道理,而且我也真沒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