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三兄弟齊齊跪下,向父親重重磕了一個響頭,然后義無反顧地沖出了花廳。
今日之事,唯赴死而已!
……
最激烈的戰斗,發生在湖廣總督府附近的街巷中。
在攻占了楚望臺軍械庫后,起義軍就兵分三路,開始進攻總督府,然后就遭到了清軍的頑強抵抗。
或者更準確的說法,是被清軍全面壓制了。
此時的起義軍,指揮還是頗為混亂的,畢竟事發倉促,原先那些首腦人物被抓的被抓,逃的逃,現在在指揮起義的,都是一些下級軍官,不管是威望,還是經驗,能力,都有所欠缺,不能完全服眾,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指揮中樞。
所謂的兵分三路,其實不過是各自為戰。
而在清軍方面,坐鎮的卻是張彪這位百戰名將,他指揮的5000清軍,在總督府周圍街道中節節布防,并且配備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馬克沁重機槍,織成了一張最嚴密可怕的火力網。
說起這馬克沁重機槍,還有一件趣事。
1884年,馬克沁在倫敦舉行新槍發布會,世界各國都有代表出席,清國也派出時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的李鴻章出席,當時馬克沁表演的是速射,機槍在半分鐘內一口氣打出300發子彈。
看完之后,這位晚清第一重臣目瞪口呆地說了兩句評價。
“太快!太快了!”
“太貴!太貴了!”
然后直接訂了一百挺回國,并且給這種機槍取了一個很形象的名字“賽電槍”。
這是目前人類制造出來的最可怕的殺戮兵器之一。
特別是在巷戰中,這幾乎就是一種無解的兵器。
本來就人數占據劣勢,指揮混亂的起義士兵,面對這樣可怕的火力網,只能憑借勇氣和熱情,組織起一次又一次的決死沖鋒。
年青的**被飛射的子彈無情地撕碎,無數勇敢的士兵無謂地倒下了,鮮血將街道染成一片血紅,可是戰線卻沒有推進半步。
……
熊秉坤在戰線的最前方,雙眼通紅,聲音嘶啞地奔走呼喊,做為戰前臨時公推出來的起義副總指揮,他已經數次親自帶著敢死隊沖鋒,每次都是無功而返,眼看著身邊的兄弟越來越少,一旦清軍展開反擊,自己這一路起義軍很可能會被擊潰。
就在熊秉坤心急如焚時,后方突然傳來一陣喧嘩聲,他愕然回首望去,只見數百名穿著短款,**著臂膀,手持槍械的壯漢朝這邊沖了過來。
而沖在最前方的那名年青人,熊秉坤很熟悉,那是哥老會大龍頭的三子劉匡義。
他的口中頓時激動地低吼了一句,援兵終于來了。
……
蛇山山頂,南湖炮隊的士兵們,在忙碌地架設著大炮,緊張地做著各種測量。
“快點……在快點……”
鄧玉麟的口中不斷地發出催促聲,等到第一架大炮剛剛架好,他就立馬下令道:
“目標湖廣總署,開炮!”
大炮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炮彈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劃過夜空,準確地落在了湖廣總督府的上空。
如果能夠成功炮擊總督府,那對于防守的清軍士氣來說,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然而,這顆炮彈,最后并沒能落在總督府內,雖然這是一次完美的炮擊,落點非常的準確。
因為就在炮彈將要落下時,湖廣總督府的上空,突然出現了一個彷如巨大龜殼般的光幕,牢牢將整座湖廣總督府罩住,炮彈落下了那張光幕上,轟地一聲炸裂開來,仿佛夜空中綻放的一朵美麗的煙花。
卻也只是煙花。
沒能對它的目標造成任何傷害。
戰場上,驀然安靜了一下,不分敵我,所有人都停下了戰斗,怔怔望著這神奇的一幕,不明白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
……
而在武昌城外的長江中,正有一名身穿長衫的少年,一步一步地從江底走上了江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