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強,戰事一時失利,無需氣餒,整軍再戰就是了!”
遠遠地,黎元洪就一邊高聲寬慰著黃興,一邊大踏步地走了過來。
等他走到黃興身前時,終于注意到了黃興身邊的那個少年,微微一呆,上下打量了一下原慈,接著似乎意識到了什么般,客氣至極地對原慈拱了拱手道:
“這位莫非就是原慈原先生。”
“不錯,這位就是哥老會小爺叔原慈。”
黃興幫著介紹道。
黎元洪和身后的湯化龍交換了一下眼神,眼中各有驚訝,久聞其名,也一直想見見這個人,沒想到今日卻是終于看見了。
雖然早知道原慈很年青,但今天見到本人,依然大出他們意料之外。
太年青了,實在太年青了。
這樣一個漂亮少年,真的有那么大的本事?
只是還沒等他們想好該怎么和原慈攀談,原慈卻已經淡淡朝他們點了下頭,然后徑自走到了江邊,凝視著遠處的龜山山頭。
而黎元洪他們此時的注意力,大部分都放在了兵臨城下的北洋軍身上,也就沒怎么在意,直接和黃興商議起如何應對目前的危局。
這些商議聲都隨風鉆進了原慈的耳中,不久后,只聽所有人的聲音都漸漸變得高亢起來,似乎是黃興和湖北軍政府的人發生了一些爭執。
“漢陽守不住,武昌也不一定能守住,我個人意見,不如大家隨我順江而下,放棄武昌,我們去南京如何?”
這是黃興在說話。
他的意見提出之后,黎元洪和湯化龍仿佛沉吟著什么,然而兩人身后的那些年青軍官們,卻人人眼露激憤,原先最尊重黃興的這些人,此時看著黃興,卻變得有些懷疑不信任了。
“頭可斷,武昌不可丟!如果黃公你怕了,盡可自行離開!”
一名年青軍官踏前一步,毫不退縮地與黃興對視著。
卻這是原先湖北文學社的領導人蔣翊武,也是武昌起義的組織者之一,目前湖北軍政府軍務部副部長,在湖北革命軍中的聲望,僅次于黃興。
“你覺得我黃克強是會退縮的人嗎?漢口,漢陽兩戰,我哪一次不是站在最前線!正因為我和他們交過手,所以更清楚,此時的我們是打不過北洋軍的,死守只會讓同志們都犧牲在這里,如今只有先去南京,再召集軍隊與北洋開戰。”
黃興苦口婆心地繼續勸道。
“我們好不容易取得武昌起義的成功,如今每到最后時刻,怎么能輕言放棄,總之一句話,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又一名年青軍官站出來,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在他的帶領下,許多軍官都站到了站到了蔣翊武的身邊。
看著這一幕,黎元洪皺了皺眉,將本來想說的話吞進了肚中。
一時間,雙方的氣氛變得有些緊張。
“請問,你們的軍艦,能借我用下嗎!”
一道清澈的聲音突然在場間響了起來,打破了場間此時的僵局,眾人愕然望去,只見那位年青的哥老會小爺叔,不是何時已經從江邊走回來了,正指著他們坐來的那艘軍艦,很客氣地朝他們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