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游蕩了大半天,跟著靈氣的濃淡也意外找到了一兩樣好東西。
三年份的人參,和幾顆靈氣稍濃的野果,都被寧姜摘了,除此之外就是兩只一黑一白的小兔子。
人參暫且靠木靈液養著,野果就給徐娘子養胎,至于兔子
在徐秈渴望的眼神下,也暫且養著。
小矮山果真貧瘠。
寧姜暗自感慨,懷疑就連這株人參的種子,都是被哪只鳥給意外帶來的。
因為寧姜估計了時間,所以兩方人剛巧在家門口撞見。
徐娘子瞅見背簍里的兩只兔子,拎著就要往廚房走,然后馬上也被徐秈淚眼戳戳地留下。
晚飯吃過,徐娘子就拉著兩個孩子坐在床邊,數起了家底。
賤賣田地的二十兩銀子,以及辦了喪事之后七兩五錢的剩余,還有一根半兩的金簪。
徐娘子滿懷柔情地摸了摸那根金簪,最后抬眼看向寧姜。
都這樣了,寧姜哪里還能不明白這根金簪的來源,她略點了點頭示意了解,“阿娘把金簪收好,金子貴重,以后逃荒路上說不定會用上,現在卻是沒必要花費了。”
徐娘子覺得寧姜說得有道理,猶豫了一會,還是細致地把金簪收了起來。
第二天清晨,徐娘子挑著四個大筐,一個筐里裝著糧食,另外三個筐里裝著家當。
寧姜則背著家里最大的竹簍,最下面藏著家里所有的銀錢,上面則是娘仨的衣物,左手牽著徐秈,右手拎著裝著小雞的竹簍。
就連最小的徐秈,身上也背著一個小筐,里面被嚴嚴實實隔了兩層,下層放著那兩小只兔子,上層就是那株已經被寧姜施了木靈液的人參。
當然,在徐娘子看來,那就是一株長得不錯的野草。
原主記憶中的城是個小城,離村里不遠,但也算不上太近。
不過村里的人一般在鎮上就能解決生活的必須用品,所以也不怎么去城里。
村里本來有專門去鎮上的騾車,不過那車是徐大伯家的,所以徐娘子一家人基本上是坐不上,就連上次徐糯病重,也是徐娘子徒步到鎮上才請來了大夫。
同樣,這次搬家,三人也只能靠一雙腿往鎮上走。
其實也能直接去城里,但比起先到鎮上再轉城里的路并沒有少幾里。
而且畢竟家當太多,還不如繞路在鎮上坐車去城里方便。
幸虧小鎮算不上太遠,靠著寧姜放了幾滴水靈液的水囊,三人在下午也精神不錯地到了鎮上。
“阿娘,我們先找個地方休息一晚,明天再去城里。”
寧姜跟徐娘子說了一聲,就帶著那籠雞仔進了旁邊的一家客棧。
因為不知道到時候到城里找的地方能不能養雞,所以這籠雞仔就有點礙事了。
寧姜本就打算把它賣掉,但問了客棧老板可以抵去房資,便干脆地換了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