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花盆帶花頂多四十文,要是真答應了,她就是個明晃晃的冤大頭。
何況要想把這花培養成名花,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
即使是養花大家,也需要花上幾十年才能選育出來,有這精力,那養花大家也懶得培育這花,多花點時間去找更好的品種豈不是更快
只有寧姜,自忖有木靈液,才敢嘗試。
老許頭看到寧姜走了,趕緊嚷道,“喂喂,一百文行嗎”
“八十文”
“六十文”
“五十文,帶花,不能再低了”
聽到理想價位,寧姜才停了腳步。
她面無表情地從懷里拿了五十文,遞給老許頭,“您可想好了。”大有一副反悔盡快、恕不等待的意思。
“給你給你”老許頭眼睛多尖,他看寧姜的動作,就猜出這估計是寧姜心里最高的價位了。
他一手拿過錢,另一手迅速連花盆帶花塞到寧姜懷里,生怕她反悔。
寧姜得了花,臉上也沒露什么滿意的表情,她回到茶攤牽了徐秈的手,打算盡快回家。
“哥我面還沒吃完。”徐秈皺著小臉,苦惱地看著寧姜。
他沒想到姐姐帶著一盆花回來,就要拉著他走。
要知道從剛才到現在,根本沒過多久,他肚子還是鼓的呢,哪里吃得完。
寧姜瞥了眼剩得不多的面條,放下花盆,隨意扒拉了兩大口,就吃了干凈。
“好了,走吧。”
徐秈瞪大眼睛,頗有些驚奇地瞧了寧姜幾眼,心里想著姐姐的飯量什么時候變這么大了,難道以前都是為了家里,從來沒有吃飽過嗎
寧姜可不知道徐秈的這些心思,她體貼地放慢了腳步,牽著徐秈慢悠悠地邊逛街邊消食。
這么一晃蕩,就到了原主碰見那位商戶小姐的地方。
說起那次救命之恩,其實也比較巧。
原主當初到穗余城,是為了給徐秈買藥。
前世的時候,徐娘子雖然以命相爭,爭回了三分之二的田地,但貪心不足的徐族長和徐奶奶卻不甘心,往村里放出了風聲,說徐娘子寧愿把地租給外姓人、也不愿實惠本族人。
這謊話雖然粗糙,道理也站不住腳,但耐不住有心胸狹窄、自私自利的人信。
同樣貪心的徐家人,就開始排擠徐娘子,而連五歲不到的徐秈,某次在外面玩耍的時候,被那些人的小孩給故意推到了水里。
全身濕透了的徐秈,當天夜里就發了高熱。
盡管及時請來大夫瞧了病,但由于徐秈本就體弱,一連病了好些天都沒有好完全,還總是不斷反復。
大夫后來又瞧了一次,說自己是沒有辦法了,不過穗余城里有個專門治小兒病癥的何大夫,去他那開藥,肯定能行。
說完,老大夫還特意把徐秈的病癥詳細地寫在紙上,讓徐娘子趕快去穗余城。
偏偏這時候燒昏的徐秈,一直在低聲喊娘,手里緊緊抓著徐娘子的手不愿意松開,一離了人,就開始小聲哭嚎,嘶啞的聲音聽著就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