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事,阿娘。”
寧姜閉了閉眼,很快從原有的情緒脫離出來,眼睛又恢復到原本的清明。
她現在沒有時間去自怨自艾,因為這個地震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伴隨而來的一系列災害才是真正壓垮這一片地域百姓的大石頭。
大地前后搖動了整整七十秒,才開始逐漸平緩安定,寧姜卻不敢讓大家離開。
他們現在待在劉婦人家的院子里,周圍能倒的都倒了,所以還算安全,若是隨意走動,半夜看不大清又加上之后不一定有的余震,恐怕更是危機四伏。
古代貧困地區的人容易患雀盲癥,也就是夜盲癥,比如徐娘子一家,之前就有著輕微的癥狀,一般到了晚上,便瞧不大清。
但寧姜來了之后,一是每天都改善著伙食,不再缺肉,二是日日都給兩人或多或少地輸了些靈力,所以一家人的雀盲癥就減輕了許多。
至于修煉的寧姜,更是具有夜視能力。
而在她觸目可及的地方,盡是一片廢墟。
這個時代的建筑雖不乏抗震設計,但在絕對的自然力量下,即使是現代文明,也會付出慘痛的代價,所以那些抗震設計便顯得有些太過無力。
不過寧姜之前的那一聲大喊還是起到了作用,附近三里的居民都或多或少聽到了動靜,所以傷亡率比其他沒有人提醒的地方要低了許多。
寧姜不想讓徐娘子他們冒險,但她還有別的事要去做。
“阿娘,你們好好在這待著,天亮前我就會回來。”
“阿糯,你要去干什么。”
徐娘子拉著寧姜的衣角不愿松開,她太害怕了,不想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
“我晚上看得清,去救人。”
“我跟你一起去。”徐娘子強硬地說道。
她怕寧姜這一去可能就回不來了。
“哥,我們一起,我也能看清。”徐秈同樣在旁邊補充,他雖然沒有寧姜看得那般清楚,但綜合其余四感,即使在大晚上,也能感受明白。
寧姜沉默了一會,終究還是答應了。
正當他們要離開的時候,旁邊的劉婦人帶著幾分懇求“能帶我們一起嗎我兒子就住在二里外街口。”
劉老丈也露出殷殷期盼的眼神,“離這不遠,走上半柱香就到了,我們兩口子年紀大了,晚上看不大清,就求你幫忙看個路就好。”
寧姜在這住了大半個月,一直沒有看到他們兒子過來看望父母,原本以為是住得太遠,其實只是沒放在心上罷了。
可這一遭災,反倒是夫妻倆第一時間想到了自己的孩子。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寧姜估計了下路線,發現和她要去的地方正巧順路,便點了點頭,“那我們現在就走,你們注意跟緊點。”
五個人里,四個人就穿著里衣,還好夏天被子薄,各自隨意地裹了,也不在意這些了。
開始往外走,一行人便看到有幾處星星點點的火把或是油燈,間或伴隨著幾句喊聲和呼喚。
跑得快的逃了出來,便趕緊舉著燈,去挖那些被埋在下面跑得慢的。
這片地的人住的基本都是復式或是單層屋,所以并沒有埋得很深。
而且基本都有意識,在最后下意識地用東西護住了自己。
所以還有幾分生氣。
但隨著離這越來越遠,聲音和火光便逐漸稀少了。
跟著寧姜的人,還沒有時間去嘆息,就被中途爆發的幾次余震,嚇得心驚膽戰。
那震動雖沒有之前的動靜大,但本就被破壞的建筑二次坍塌,更是在一瞬又帶走了許多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