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河之所以被稱為濁河,自然是因為它的水非常渾濁,能見度很低,向來有一碗水、半碗沙的說法。
加上不遠處漩渦的緣故,此刻的濁河更是兇狠得仿佛下面有一條興風作浪的惡龍。
若是常人入了水,恐怕連保證自己不被浪打走都是一個問題。
但寧姜因為本就帶著一個幾十分之一的假山,龐大的重量讓她很快就將自己穩定于河流之中。
她探出神識,順便觀察了下葉少疾的狀況,見到對方好似條游魚般順著水流,雖難以移動,但性命卻是無憂的,便將注意完全轉向了那個漩渦。
漩渦下沒有什么惡龍,只有一條大魚不停地圍著那處瘋狂擺尾轉圈。
因為魚的體積過于龐大,所以才會攪動水流形成一個足以威脅船只的漩渦。
這魚是怎么了?要是它一直這樣瘋狂下去,遲早會耗盡體力,到時候被水流沖至淺水域,也是有性命之憂。
更何況這樣的大魚,不該停留在此處。
事出反常,必有原因。
寧姜能感覺到那條大魚動作中的焦灼,她耐下性子,將自己幾乎沉入河底,運轉靈力暫時代替呼吸,一步一步地朝那邊靠去。
神識探測的范圍越小,能觀察到的東西便越細致。
等到了足夠近的距離,寧姜終于看清大魚如此的原因。
只見大魚龐大的身軀之下,還有一條小了許多倍的魚。
那條小魚被廢棄的漁網纏住了尾巴,而漁網又和河底露了半截的大石頭攪成了一團。
那大魚之所以如此瘋狂地攪動水流,甚至不停地去撞擊河底石頭,恐怕就是為了幫助它的孩子脫困。
只是那石頭埋在土里極深,被天長日久的水流沖擊之下都沒有撼動半分,又怎會在如此的小場面下有所搖動呢?
加上小魚又在不停掙扎,漁網更是深深陷入了魚尾的血肉之中。
因為疼痛,小魚哀哀地叫著,刺激得大魚更加瘋狂,這才致使水上的漩渦如此恐怖。
這還有什么好說的。
寧姜在假山重量的加持下,緩慢地接近小魚。她刻意收斂了自己的氣息,又放大了石英山的特質,讓喪失理智的大魚感知不出其他活物的靠近。
終于,她走到了那塊河底石頭的旁邊。
因為兩頭魚都陷入了瘋狂搖擺中,寧姜無法在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將漁網與小魚細致地分離,所以她選擇直接將石頭粉碎。
這樣,小魚沒了桎梏,就能帶著漁網一起游走。
粉碎石頭對于寧姜而言十分簡單。
因為當初在寧家的時候,她極喜歡煉器之術,所以不僅看了許多有關煉器的玉竹簡,還曾在練氣期時,嘗試過加工提純煉器的原材料。
在原材料的提純中,慣常的方式是將礦石直接扔入煉器爐中,利用火焰將其完全熔化再來凝練。
但作為煉器入門選手的寧姜,去跟家族購買廉價礦石時,往往只能買到一整塊大礦石。
據說是因為家族太過富裕,而愿意看店的人手太少,所以懶得將開采的原礦石進行切割。
反正一次買一塊,可以用上很長一段時間嘛。
但那時的寧姜修為還很低,根本無法一次性將整塊礦石熔煉,但她又極好面子,自認為作為那一代的領軍人物,不能去靠別人幫忙。
所以寧姜冥思苦想,想到了借用陣法來將礦石粉碎。
陣法門檻比煉器低,往往只要悟性極佳,能在陣法中的造詣頗高,甚至就可以用極低微的靈力就能布出威力強大的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