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新娘和新郎的衣服上,都別上了特地做的紅花,新娘的麻花辮是精心編的,臉上稍微帶了點粉,涂了口紅,看上去含羞帶怯又落落大方。
開到了陳家門口,便看到陳家撐起的棚子,借來的桌子已經擺開,村里不少人已經上了桌,隔開的后廚那廚師正在忙碌,已經能看到好些備好待下鍋的菜。
新郎和新娘剛一下車,被收買的孩子們便開始撒著事先準備好的花瓣。
寧振強讓寧振偉事先做好的油紙傘這時候便派上了用場,傘一撐,花瓣不會落在頭上,可卻能飄飄揚揚。
在旁邊待命的拍照師傅略有些可惜,這種移動畫面他可拍不好,只可惜沒能記錄下這一幕。
屋內的陳婆婆牽著寧奶奶的手這是滿心滿眼的歡喜,她是一千句一萬句話說不出來,只剩下感謝。
以前每次辦婚事,她這當媽的都是要筋疲力盡,上回給老二辦婚事的時候,婚事一結束,她就直接病倒,足足半個月緩不過來,沒辦法,這實在太累,人家還說喝媳婦茶呢,她這想喝一杯茶可不容易。
可這一次就不一樣了,她只需要在家里看著
那活靈活現的本子,和三個兒子商量一番定好要什么,寧振強就會幫著全部操辦。
就像嫁妝、彩禮互換的時候,她都只需要在定好的時間出發,連問路都不用,畢竟一下車對面村的媒婆就在那等她。
就連今天,她一樣像個撒手掌柜般什么沒管,也就早上換好衣服,把給新人的禮物準備好,便坐在這等大家祝福了。
旁邊的陳大嫂和陳二嫂神情復雜,一方面她們都慶幸沒掏空家底就替老三討回了媳婦,可另一方面也多少有種被比過去的嫉妒。
當年她們結婚,陳婆婆是很重視,花的錢也比這次多,可這效果怎么感覺差上那么些不對,是差了很多。
她們倆事先已經去新人房間轉了一圈,看著里面的布置簡直目不轉睛。
因為嫁妝沒準備三大件,陳三便和小玉商量好了,把事先準備的嫁妝錢大多用在了新房布置,這些款式,都是陳三特地跑到小玉那拿著冊子要小玉選出來的。
新打的梳妝柜用料很實,儲物空間格外地多,桌上的梳妝鏡選的是最大的款式,長方形接了半圓的款式,邊上用木材包著,打開后能直接看到里面分好的儲物空間,其中還有三分之一的位置是做了遮擋的,上面留了空,可以鎖上,如果仔細看,便也能發覺就連這鏡子外都留了暗環,往外翻就能用鎖扣上。
桌下的空間左右各有一個三層的抽屜,看似連著木桌,可只要把貼著桌面的扣環解開,便能直接移開,把這兩個抽屜柜移動到別的地方。
桌上放的相框還沒放照片,這是說好了要放今天拍的照片的,相框做的是中規中矩的方形款式,可也不知道怎么打的,上面鏤空雕著鳳凰,好似要從相框里飛出來一般,可卻又包裹著這個相框。
床鋪更不用說,這床最后糾結之下還是選的傳統的上下款式,現在上面是用來放需要儲存的東西,不過陳大嫂和陳二嫂已經看過變形,這上面的收納空間在需要的時候可以變為另一張床,旁邊掛著的拿過來便能用作上下床的,這就是算好了未來可以給孩子用的空間,當然若是孩子不需要也可以繼續用來收東西。
其他的輩子花草更不用說,再說說
這婚禮上待客,每張桌上都有一束新鮮的野花,桌上的盤子還裝著不甚值錢的瓜子和野核桃,一等人到,便有人主動招呼著入桌,負責記彩禮的人還會送上用紙包著的豆渣餅和紅糖,那紙用草繩綁住,上面還封了一朵干花,看起來格外好看。
還有這從外頭到里面的場景,那都是設計好的,舊布料不知道是怎么翻的新,看上去竟有些鮮亮的感覺,顏色略有些多并不雜亂,呈現出一種美感。
以前村里的人到得早了,那就把椅子和桌子拉來拉個各種嘮嗑,時常婚宴還沒開始,就已經是一地混亂,尤其是孩子多的時候,孩子跑來跑去一個跌到,那就是喧嘩與哭聲齊鬧,現場亂七八糟,甚至還有椅子都翻了的。
可今天全程都有人在旁邊看著,一有人要移動,他們就主動搬來新的椅子,若是地上臟了就直接一掃。
孩子們也被利誘走了去干撒花瓣的活,等到花瓣撒完,他們便把孩子拉著上了專為孩子準備的桌,上面下了血本那是放了最便宜的糖的,還弄了些折紙吸引他們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