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小只茫然對視,表示完全沒聽懂。
王道笑呵呵的說道“我問你們,城的定義是什么?”
兩小只更懵了,城池還有什么定義?
“師尊是什么意思?弟子不太明白。”王煉不解的說道
“那我換一句話,怎么樣才能夠被天地認可為一座城?”王道又問道
這就明白多了,兩小只馬上說道“要有四面城墻,城內有足夠的百姓,且有氣運人種城主在,城池要能夠進行有效的運轉。”
這對于十方大陸的人來說算是常識,因為十方大陸有武境的原因,沒攻破一處武境,就會有大量的新人出現,如果其中有氣運人種,且屬于城池氣運人種,那么武境之中出現的人,就會被自動分配給這個氣運人種,成為他的城民。
中心境會負責下令,讓某地幫助建城,根據人口數量,武境面積,來定城池大小,并且教導城池氣運人種如何有效運轉城池的知識。
只要城池建好,城民入駐,辦好了戶籍,并且各部門有效開始運轉,天地就會承認城池的存在。
這就是十方大陸城池的由來,基本上每一個百姓都很清楚,沒什么秘密可言。
國家也差不多,宗門稍微特殊一些。
當然,也有特例,比如王道幫散武聯盟建立的散武城,那里就沒有氣運人種,雖然其他的條件都滿足了,但那里并沒有得到天天的認可,所以散武城嚴格來說,算不上是城池。
“那我問你們,如果城池的面積,不是由武境大小決定,而是由人為決定又如何?”王道繼續問道
兩小只一愣,這事他們還真沒想過,因為千百年來都是這樣的,還從來沒有人為決定過城池的大小。
王道笑著點了點二人,道“看吧,沒想過吧?這就是局限性,但你們難道沒想過,由武境決定城池大小的主意,到底是誰出的?是千年前的老前輩們,還是天地決定的?”
“如果是天地決定的,那自然是無話可說,可據我所知,天地并沒有硬性規定。那就是說,這件事是千百年前的前輩們決定的。”
“他們的想法我也明白,城池大小決定了一個城主的實力,決定了一個城池的興衰,分大分小,都會有人不滿意,如何讓所有人都滿意呢?自然是將它交給天意。”
“所以才用武境來決定大小,如果你分到了小的,那不好意思,你運氣不好,這是前輩們的平衡之法,很聰明。”
“但這同樣說明一個問題,城池的大小,其實是可以人為決定的,只不過這規矩持續了上千年,再加上有中心境把持著權柄,大家習慣了,也沒人去挑戰這個規矩。”
“可現在不一樣了,中心境已經跟我明確表示過,只要我愿意,那十方大陸的最高權柄會交給我,他們會去安享晚年,那么這個決定權也就在我的手中。”
“城池的建立,其實最重要的是城墻,只要有四面城墻,那么就可以算作一個城池。”
“既然如此,如果一個城池的面積,相當于一個國家的面積呢?在邊境線上建造四面城墻,將國土圍住,你們覺得這個國家之主,到底叫國主,還是叫城主呢?”
兩小只傻眼了,城主還能這么玩的嗎?
這一信息,讓他們倆三觀都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