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見張裔應對有方,心中也不生氣,又問道“公回國后定會為西蜀效力,終將不會像一個農夫呆在鄉間田地中,如此公將如何報答于孤呢”
孫權這是試探張裔回去做官后是否會有不利于自己之事,張裔當然明白孫權的意思,起身到殿中哭泣地拜道“裔負罪而歸,將會把自家性命交給有司處置。若僥幸保住腦袋,則我五十八歲以前是父母給的性命,自此之后則是大王的恩賜啊。”
孫權見張裔如此記得自己放還之恩,隨即放下心來,歡喜地拉著張裔繼續談論這吳蜀兩地的風土人情,期間張裔應對有節、言辭有理,孫權漸漸顯露出對他才能的欣賞器重之意。
張裔見此,頓覺失言,趕緊以天色不早相辭行,孫權雖覺不舍,但還是不得不答應,并對張裔說日后有空再來東吳做客會面。
張裔出得宮門急往驛館趕去,路上不禁后悔自己沒能裝得糊涂徒惹孫權看重,他尋思孫權有不舍放行之意,看來只得依計而行方能成功回蜀。
一到驛館找到鄧芝,張裔即將情況道出,鄧芝也覺不快些離開恐有變化,當即命人給張裔變裝換衣,只扮作一個普通老仆悄悄隨自己屬下駕車出城。鄧芝如今是東吳的座上賓,只要他不離開,他的屬下自是可以出城辦事。
果然來到城門,守城軍士見蜀國使者派人出城辦事,檢查了出行令牌,當即放行。出得城來,張裔不由暗松了口氣,旋即依計趕往城外十里處,那里有鄧芝早已準備好的船只。上得船后只作西蜀使者鄧芝派出先行返蜀匯報兩國盟好的屬吏,沿途東吳官吏軍士絲毫不疑,因為這是這些時日常有之事,故而張裔他們一路是暢通無阻,加速疾行。
卻說第二日下午,鄧芝估計張裔已經走遠,隨即求見孫權辭行。實際上孫權還在考慮要不要留下張裔,聽得鄧芝前來告辭,當即向丞相孫邵問道“張裔此人才干突出,回去之后定會成為諸葛亮一大臂膀,如此人才,孤實在是不想還給西蜀啊。可是如今已經應允鄧芝,孤也不好再行反悔。”
孫邵明白自家主上想反悔留下張裔卻又拉不下臉面,當即回道“至尊,莫不如假作我東吳對之前流放張裔過意不去,故而想留他多住些時日聊作補償,以此先打發鄧芝歸蜀。如此一來,日后張裔的去留豈不是仍操于至尊之手”
孫權聞言喜道“丞相果真智謀過人,此計大妙。來人,宣鄧芝上殿。”
鄧芝沒想到吳王真的有意反悔,此刻見瞞不住,只得直言相告“吳王好意,芝代張公心領了。只是張公想念家人甚急,已于昨日先芝一步返蜀了。如此這般,只有日后有機會再讓張公來吳拜見大王。”
孫權沒想到鄧芝竟然給自己來這一手,心中雖怒,但此時也發作不得,只好強顏歡笑道“如此真是可惜了。”
“也罷。公既使命已完,明日孤令孫丞相代我出城相送。我這里還有一封手書,請交于諸葛丞相。”
鄧芝當即收好,出言拜別。孫權執著鄧芝的手直送到宮門外,臨別前賜酒道“此一別,不知孤何時方能與伯苗再相見”
鄧芝聞言也頗為不舍,灑淚道“只要吳蜀永結盟好,大江之上往來不斷,芝與大王再會的機會還有很多。鄧芝就此拜別大王。”
孫權看著鄧芝遠去的車架,雖是不舍,但也只能回轉王宮。進了宮門,他突然對孫邵笑道“丞相速派人前去追回張裔,諸葛亮出了一招,孤豈能不還一手。”
孫權的追兵終究還是沒能追上張裔,在永安李嚴的接應下,張裔已經進入蜀漢界內幾十里,追兵只能望境悲嘆而回。,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