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一行人在黃鄉停留了五日,挑了幾個亭巡視,不僅見得各亭各村的田土皆有耕種,而且每家每戶都養有雞鴨豬羊等畜物。
總的來說,由于當下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再加上賦稅較輕,也少有豪強橫行鄉里之事,黃鄉百姓的生活還是可以的。
若再無蠻夷侵擾的危險的話,那這里可真的稱得上是一片凈土了。
離了黃鄉,楊清啟程前往下一個地點,也是此次行春的最后一個地方平鄉。
此鄉位于越嶲郡和漢嘉郡的交界地帶,毗鄰青羌古犁部落,因此戶數人口遠不如黃鄉,只有一千八百多戶。
人煙雖少,但地方也大,每戶百姓擁有的田地至少都有個五六十畝,只是不如黃鄉土地那般肥沃罷了。
“齊縣丞,怎么還不見平鄉的人”楊清騎在馬上向身邊的齊休問道。
眾人進入平鄉地界后,楊清就命齊休派人前去通報此處鄉吏前來,可是過了許久,也不見嗇夫、三老這些鄉吏出現。
齊休派去的屬吏還不見回來,他也不知道緣由,見府君發問,一時也不知如何回答,只得支支吾吾地說道“想是平鄉的人知曉府君至此,正在隆重地準備迎接事宜以至于還未忙完吧。”
聽了這個解釋,楊清不可與否,只嗯了一聲。
齊休見太守臉色有些不好,偷偷擦了擦腦門上的汗,心中暗罵平鄉的人不懂規矩,太守駕臨也敢無人前來迎候,累得自己也丟了面子,后面定要好生教訓一番。
楊清倒不是怪平鄉的人沒有出來迎接自己,他只是有些覺得奇怪,沿途所遇散落的民居幾乎無人在家,莫非出了什么變故不成
正欲再派人前去查看時,前面道路上轉出了兩個人影,其中一個楊清識得,正是齊休派去通傳的屬吏,另一個則不認識,遠遠望去像是一個身形微胖的老者,二人正小跑著過來。
“卑職見過見過府君。”這小吏剛一站定,就喘著粗氣說道“這位是平鄉的三三老。”
原來這老者就是此鄉的三老,楊清見他也在不住地喘氣,遂道“老人家莫要著急,氣順后再說也不遲。”
老者用手順了順自己的胸膛,感覺已平復過來,隨即施禮道“小老兒夏敬見過府君。”
楊清早已下馬,上前將這看起來六七十歲的老者扶起,笑道“夏公勿要多禮,快快請起。”
“夏公,怎么鄉里就你一人,其他人呢”齊休向前面望了望,見再無人出現,不解地問道。
夏敬道“好叫府君和齊縣丞得知,鄉中百姓大半去西邊的雙屏峽谷與羌人爭水去了”
“什么”齊休吃了一驚“此時情形如何”
“還在械斗,我等與羌人都未有罷手的意思。”
齊休聞聽還發生了械斗,心中更加著急,不由跺了一下腳,說道“怎會如此”
“馮沖,汝速帶騎兵前去阻止,本官隨后趕到。”聽了老者稟報,楊清趕緊下令。
這馮沖也是隨楊清南下的中軍精銳,虎騎營出身,慣會騎射,因此楊清就讓他做了主騎,統領這百多名騎兵。